二、冻疮[第2页/共3页]
(二)足部药浴疗法
【服从】温经活络。
【用法】取以上药物加净水3000毫升,煎沸。待药温时即将患部浸泡在药液中。每剂可持续用3日,每日浸泡3次,每次20~30分钟,并且一边泡洗,一边用药渣搓患部。
疗方4
【用法】将泡桐叶择净,切细,放入浴盆中,加水1500毫升,水煎取汁,候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持续3~5天。脸部及耳部冻疮可用药棉蘸药液外搽。
【主治】冻疮。
【用法】将上药加水2000~3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沸3~5分钟,去渣取汁,置浴盆中,先熏洗患处,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1~2次。
【提示】水温不宜太高,有腐败及传染者慎用。
【成分】经霜泡桐叶250克。
【成分】长辣椒30克,经冻麦苗60克。
【成分】茄杆、辣椒杆、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克,樟脑3克。
【服从】温经散寒、消肿止痛。
【服从】活血止痛。
1度冻伤:伤及表皮层。部分红、肿、痒、痛、热。约1周后结痂而愈。
【主治】合用于冻疮初起,红肿硬痛者,立冬后每日取少量外擦患处,尚可防备冻疮。
疗方8
【主治】合用于冻疮。对1度、2度冻伤结果佳。
【主治】合用于冻疮初起者。
【主治】冻疮。
疗方1
【服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冻疮。
【成分】桂枝50克,附子、红花、荆芥、紫苏叶各20克。
(一)部分药浴疗法
【成分】松叶500克。
【服从】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服从】辛温解表散寒。
【用法】将上药加水4000毫升,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3日1剂,每日2次,持续3~5剂。脸部及耳部冻疮可用药棉蘸药液外搽。
疗方1
【用法】将药放入药锅,加净水1000毫升,煎数沸,过滤取汁。未溃者趁热浸洗,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
【成分】干泡桐花100克。
疗方7
【用法】上药加净水1000~2000毫升,煎沸15~3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趁温浸洗患处。每剂可持续用2天,每日浸洗2次,每次约20分钟。
【成分】胡椒30克。
疗方5
【用法】将上药上等白酒或乙醇中,每日动摇数次,密封浸泡7天即成。利用时每日用消毒棉球蘸药液少量涂擦患处,并揉搓至部分发热。每日3次,持续1周。另将本品少量倒入温水中足浴,每日1次。
【用法】将辣椒、麦苗洗净,切碎,放入药锅中,加水2000~3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沸3~5分钟,去渣取汁,置浴盆中,先熏洗患处,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1~2次。冻疮破溃者,洗时有痛感,洗后拭干,用敷料包扎,持续1周。
【用法】将葱须、茄根择净,放入药锅中,加水10碗,浸泡10分钟后,文火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先熏洗患处,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持续5~7天。
【用法】取上药共研为粗末,异化均匀,每袋装入40克,收储备用。利用时,每取1袋,水煎浸泡沐浴患处。水温以45~50℃为好。每日浸洗1~2次,每次20分钟。
【服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成分】50%乙醇700毫升,当归35克,肉桂30克,红花25克,赤芍20克,大黄、**、细辛、花椒、樟脑各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