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常见病症家庭药浴疗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二十九、急、慢性肾炎[第1页/共2页]

疗方3

【用法】将赤小豆择净,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持续3~5天。

【服从】利水消肿。

【服从】解表利湿。

疗方9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插手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持续7~10剂。

疗方1

【成分】赤小豆750克。

【主治】合用于肾炎血压上升,头子昏花,肢体麻痹,水肿,小便缺少等。

【主治】合用于下肢水肿,风邪袭表者。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持续3~5天。

【主治】合用于肾炎水肿,小便量少。

【服从】清热疏肝,利水渗湿。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于浴盆中,待温度适合时将双足放入足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持续5个疗程。

【服从】解表发汗利水。

【服从】清热通淋。

【成分】桐叶、赤小豆各适当。

【主治】合用于急慢性肾炎,血压降低,头目炫晕,肢软乏力等。

【成分】楠木、桐木各适当。

【成分】鲜柳枝适当。

【用法】将葱叶及茎洗净,切细,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水煎取汁,放于浴盆中,待温度适合时将双足放入足浴,每次10~15分钟,每日3~5次,持续5~7天。

【主治】合用于肾炎初起,下肢水肿较着者。

【服从】养阴止血。

【服从】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成分】麻黄、羌活、苍术、柴胡、苏梗、荆芥、防风、大力子、忍冬藤、柳枝、葱白各适当。

【用法】将柳枝切段,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倒入木桶内,先熏会用部,待温度适合时再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天。

【成分】夏枯草30克,淡竹叶5克。

疗方7

疗方4

【主治】合用于肾炎血压上升,肢体水肿,小便缺少,视物不清等。

【服从】祛风利湿。

疗方8

【主治】合用于肾炎水肿。

疗方10

【成分】葱叶及茎适当。

【成分】吴茱萸10克,刺蒺藜6克,夏枯草、茺蔚子各3克。

【主治】合用于肾炎水肿,尿少。

慢性肾炎,也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发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迟缓性停止性炎症,多见于成人,特性为病程长(五年以上,乃至可达数十年),病情轻重差异,常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虚、水肿及高血压等,医治比较困难,此病分三个亚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慢性肾炎浅显型及慢性肾炎高血压型,各型间可相互转化。急慢性肾炎呈现水肿,尿少时共同足部药浴疗法,可利尿、消肿,使水肿减轻,尿量增加。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持续3~5天。

【用法】将楠木、桐木择净,切块,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3~5次,每次10~15分钟,持续5~7天。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