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长安客》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2章 参考文献[第4页/共6页]

[147]孙易君.王琦《李太白选集》研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110]尚永亮.逐臣与唐诗[J].古典文学知识,2001(01).

[42]蓝勇.唐朝气候窜改与唐朝汗青兴衰[J].中国汗青地实际丛,2001(01).

[143]郁贤皓著.李白丛考[M]//李白与唐朝文史考论: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9]徐海容.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考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02).

[53]程千帆撰.唐朝进士行卷与文学古诗考索[M]//.程千帆选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教诲出版社,2000.

[98]尚永亮.论元和君权与政治兴衰[J].文史哲,1995(04).

[7](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都城坊考[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20]张飘.出土文书所见唐朝公验轨制[J].史学月刊,2017(07).

[16](唐)孟棨等著.本领诗;本领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0]许家铭.近二十年来两岸唐朝翰林学士研讨回顾[J].史耘,2005(11).

[61]闻一多著.唐诗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

[80]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8]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0]傅绍良.李白不入考场启事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24](唐)李商隐著,(清)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6](唐)李商隐著.樊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7]王琪.唐都长安的礼节空间[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0](五代)王仁裕,(唐)姚汝能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0]孙英刚.无年号与改正朔:安史之乱中肃宗重塑正统的尽力——兼论历法与中古政治之干系[J].人文杂志,2013(02).

[65]王仲荦著.金泥玉屑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9](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45]吕华明,程安庸,刘金平著.李太白年谱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1]莫砺锋.重论杜甫卒于大历五年冬:与傅光先生商讨[J].杜甫研讨学刊,1998(02).

[117]罗小红,王勇.唐“雁塔落款”考述[J].文博,2002(06).

[86]渡边孝.牛李党争研讨的近况与瞻望[J].中国史研讨静态,1997(05).

[77]陈寅恪著.隋唐轨制渊源略论稿唐朝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糊口·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11]尚永亮,邹运月.唐五代贬官规律与特性综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