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策行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番外】告别(一)[第2页/共4页]

“哼!”孙策斜睨着周瑜,用心哼了一声。“你们俩就别装了。除了这件事,我想不出另有甚么事能让你们伉俪俩一起出马的。坊间都传言,见天子易,见天竺伉俪难。”

三十年来,大吴的商船横绝四海,遍及天下,大洋此岸也不再是可望不成及之地,相干的信息筹办已经相称完美,由麋芳带领的先遣队已经在五年前登录那片大陆,筑起了城池,大双、小双被册封为女王,以她们的姑母——左都护、波斯女天孙尚香为表率,批示着一群意气风发的中原豪杰开疆拓土,德化四方。

孙策双手执香,躬身三拜,又肃立了半晌,上前半步,将香束插在香炉中,又谨慎地用手指将香灰集合来,围住香束。

“唯。臣谨遵陛下旨。”孙登抹着眼泪,躬身领命。

孙权阵亡今后,孙登改封长沙,为孙权立祠,便也为卑弥呼立了一个灵位。

没人晓得。

孙策哈哈大笑,侧身让在一旁,伸手相邀。

上完香,出了享堂,从侧门出了正庭,前去隔壁的长沙祠。长沙天孙登在门外候着,见周瑜、蔡琰同业,赶紧上前施礼。

“见过先生。”

大汉故骠骑将军孙坚之灵位。

“太子,将来得闲,代我来上几柱香。”

少年士子愣了一下,看着孙策不说话。孙策笑而不语,孙绍会心,说道:“钟会,陛下与舒侯不但是君臣,更是知音。襄阳县又是陛下文胆,深得陛下恭敬。他们伉俪当得陛下一个请字。”

“可惜,我怕是赶不上老祭酒的百岁大寿了。如许吧,我去襄阳拜见他,提早为他祝寿。”

“陛下,太子,舒侯、襄阳君伉俪求见。”

第一眼看到这个谥时,孙策也有一种激烈的怪诞感。正如孙登出世,孙权向朝廷禀报宗籍时一样。

太子孙绍站在一旁,神情庄严,气味悠长。

孙策站在孙权的灵位前,上了香,想着之前的风风雨雨,恩恩仇怨,心中感慨。

孙权本为长沙王,后改封倭王,又封东洋王,交战东洋阵亡后,其子孙登要求内附。皇太后顾恤儿孙,叨教孙策,孙策便改封孙登为长沙王,又追封孙权为长沙王,谥曰桓。

孙策看向周瑜。周瑜躬身道:“臣与昭姬筹议过了。蔡公尚在,不宜远行。等他百年以后,臣再与昭姬出海,跟随陛下萍踪,游历天下。”

孙绍含笑拱手。“儿臣岂敢与父皇比肩,但愿兢兢业业,担当父皇鸿业,上不负彼苍,下不负百姓,中不负父皇及三院元老的教诲。”

孙绍再拜,退在一旁,和孙绍一起掉队数步,提及了悄悄话。

孙登喜上眉梢,却不敢对劲。“都是先生指导之功,门生此文的思路满是照搬先生《天竺论稿》中的地理篇。”

少年士子恍然,回身去了。

蔡琰微微点头。“大王比来学业见涨,那篇《五岭地质考论》甚有见地,比之前的那篇《福山地理揣测》更踏实,襄阳书院拟将此文编入年鉴。”

长沙国祠在孙坚祠左边,供奉着第一代长沙天孙权。

“多谢先生。”

“但愿如此。”孙策转头看着孙绍,嘴角绽放一丝对劲的含笑。“有儿孙如此,他再不对劲,我也没体例。”

“公瑾,昭姬,你们这是修道有成,返老还童啦。”

孙绍没说话,只是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

冥冥当中,自有天定。

“呃……”蔡琰语塞,随即又笑道:“陛下,臣讲错。臣绝对没有这个意义。相反,臣非常感激陛下的这个决定,让臣伉俪在另有体力的时候抛下统统俗务,悠游人生,尽享嫡亲。”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