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策行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005章 境界不一样(求收藏,求推荐!)[第2页/共2页]

“我没有这个意义,我只是感觉这个没甚么意义。”

周瑜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想起了阿谁还悬而未绝的题目。他硬着头皮点了点头。“你说。”

“学问合为时而作。”孙策笑了,拍拍周瑜的肩膀,很有成绩感。不管如何说,能让周瑜开口就教,这逼就算装胜利了一大半。“做学问终究是为体味决题目,不管这个题目是关乎国之兴亡的大事,还是某个无关紧急的迷惑,毕竟都是为体味决题目。如果甚么也处理不了,那这学问就没甚么意义了。而举天下之豪杰破钞平生心血去研讨这些学问……”孙策叹了一口气,笑容收起,多了几分悲天悯人的孤单。“那就是空谈误国,遗祸无穷。你说,这个题目有没成心义?”

“那伯符觉得……为何?”

汉末学术合作狠恶,相互之间的回嘴和战役一样惨烈,涓滴不比武人比武决斗差。后生要想成名,辩倒一个前辈是最好捷径。当代大儒郑玄年青时就曾经和前辈学者任城何休论争,用何休的学问来应战何休,乃至于何休大叹“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入室操戈的成语是以而生,郑玄也一战成名,传为嘉话。在掾吏眼中,孙策就是想踩着陆康的肩膀往上忙,只不过有些不自量力。

孙策抬起手,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易是研讨六合的,我就问个关于六合的小题目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请陆府君指教。”

“公瑾,我能问你一个题目吧?”孙策歪了歪嘴,看向周瑜。

周瑜微微颌首,如有所思。

掾吏走了,周瑜将孙策拉到一旁,微微皱眉。“伯符,你这是何必?”

-

周瑜不敢置信地看着孙策,有些思疑本身认错了人。这真是本身熟谙的孙策吗?之前的孙策可说不出如许的话来。且不说这几个题目有没有答案,能从如许的高度考虑题目,本身就申明孙策的眼界超出了浅显人一大截。普通人研讨学问最多研讨是甚么,孙策这几个题目却已经触及到了为甚么,二者相去不成以道里计。

“易……”周瑜欲辩,却一时不知从何辩起。《易》研讨的就是六合之道,孙策这个题目能够算得上最底子的题目。但题目是,就算他不研讨《易》,也晓得这个题目无解。别说是陆康,就算是马融、郑玄那样的儒宗来也答复不了这个题目。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