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重[第5页/共6页]
夏侯渊一愣,仰天大笑,笑声开朗畅快,透着无尽的称心:“仓舒,如果真能安定西域,我就算是战死疆场,也在所不吝。你父亲当年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和我等闲谈起来,常常说他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象定远侯一样安定西域,重现我大汉万里国土,没想到他没比及这个机遇,却让我捡着了。仓舒,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西域,我去!”
贾诩深思了半晌,抚着髯毛有些游移的说道:“将军对我朝的三互法应当是晓得的,诩乃凉州人,按理说是不能担负凉州刺史一职的。如果将军感觉诩尚堪一用,诩倒是能够担负除武威以外的一郡太守。”他笑了笑说道:“再说了,太守固然尽管一郡,倒是两千石的大官,刺史固然周旋诸郡,却不过是六百石的小官,将军既然感觉诩很有微功,何不给我个两千石的大官做做?”
现在曹冲要发起由贾诩来担负凉州刺史,很有能够会被丞相府或者朝庭根据三互法反对。
曹冲见夏侯渊这么说,微微一笑,他晓得夏侯渊话中的意义。他那些作派,不过是本身做黑脸,捧出夏侯称来罢了,年青人的将才吗,除了他这个车骑将军,当然就是以夏侯称为首的这些人了,要不然夏侯称**领军镇守金城以后,他如何一点事儿都没有?他本来就没有把夏侯渊赶归去的意义,听夏侯渊这么一说,更不能让他走了了。他想了想,很诚心的对夏侯渊说道:“叔,我们两家交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你是我的长辈,我就不跟你说虚话了。你年事固然不小,但是比丞相大人还要小很多,比前将军也年青得很多,你又是立了大功的人,这个时候退下去,会让人说我不能容人的。你在关中打了几年仗,成绩是有目共暏的,打了败仗就走,明白的人会说你这是照顾我们这些小辈,不明白的人还觉得我要抢你的功,挤兑你走似的。”
“仓舒,这但是西域……”夏侯渊提示他道。
夏侯渊哈哈一笑,他恰是看中了邓艾的身份和春秋,这才猜准了曹冲的心机。邓艾本年才二十岁,如果直接以他为西域长史,只怕服不住众将,有他领着,再过个十头八年,他夏侯渊或者是战死疆场,或者是功成名就,能够回家抱孙子,邓艾也堆集了充足的威望,顺理成章的留镇西域。何况有了邓艾,他也能够轻松很多,这对两边都是皆大欢乐的事情,天然是一拍即合。
曹冲正中下怀,连连点头,趁便拍了他一个马屁:“士载用兵有天赋,如果再能和叔叔学上一段时候,恰是求之不得的好机遇。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乐事也,叔叔目光公然暴虐。”
“有何不成?”曹冲笑着反问道:“先生对西凉的地理、民情这么熟谙,此次能够安定西凉,先生当是首功,论功行赏,于情于理,由先生来管理西凉,恰是最合适不过了。”
曹冲又说道:“凉州固然定了,但是西域还没有安宁。我想请叔叔带领雄师,持续西征,成绩不世功业,不知叔叔意下如何?”
曹冲仿佛看破了贾诩的疑问,他悄悄的笑了,坐回席上,端起茶杯,痛饮了一口略有些凉的茶水,润了润有些干的嗓子,看着刚才听得有些发楞的姜维有些手忙脚乱的给他续上茶,这才对着犹在深思当中的贾诩说道:“是以,官吏的任务,首当其冲的一条,就是要包管辛苦奋作的百姓能够温保不足,吃饱了饭、穿暖了衣的百姓,是不会起来造反的,纵使有些野心家跳出来鼓励百姓,也没法构成气候,要对于如许的人,用一万精兵已经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