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儒法[第2页/共6页]
最让诸葛亮感到愁闷的是,曹冲的倚仗中有一部分还是他尽力的服从,武陵、零陵的屯田,都是他的心血,却被曹冲夺了去,成了他的气力。而形成零陵丧失的祸首祸首,恰好又是这个魏延的奇袭。
诸葛亮有些怒意,他哼了一声,将头扭了畴昔,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邓塞。诸葛均接着笑道:“你每天来这里看邓塞,又是为何?魏文长但是镇南将军的俘虏,当初被横拖竖曳到将军的面前的,现在倒是响铛铛的名将。兄长,莫要踌躇了,我跟他说了一段时候的话,感受他不是那种重视浮名的人,特别是对兄长精擅的法家情有独钟呢,兄长如果还拘泥于那些典礼,只怕会错失时缘。”
“哈哈哈……”曹冲大笑,对着诸葛均拱拱手:“如此就有劳了。”诸葛均还了礼,对着诸葛亮使了个眼色,退去了。曹冲挥手斥退了虎卫,只留下曹宇和孙绍在一旁服侍着。
第二节 儒法
刘琮呵呵一笑:“我是无所谓,归正也是常常见面的,表姊如果情愿让他去帮我,我倒是求之不得呢。对了,子平,孔明兄长和将军谈得如何样?”
现在俄然传闻曹冲对法家很有兴趣,让诸葛亮不能一点不动心。他沉默的走着,内心却象是一潭死水出现了波澜,对诸葛均的谈笑风生却没有听进甚么。
而诸葛亮本人研讨得最多的,当然还是法家的学问。他和兄长诸葛瑾精于儒家的学问不一样,他对章句之学并不看重,他以为这季世当中就当用重典才行,儒家那套仁义是行不通的。也正因为如此,他和儒学成就很深的刘表谈不来,他感觉刘表陈腐无用,刘表以为他不循正道,有术而无道,不登风雅之堂。就算是到了刘备幕中,他也只是阐扬了管理民政的才气,没有机遇揭示他以法施政的设法。刘备部下的人,要么是亲若兄弟的关张赵,要么是很早就跟着他的简孙麋,没有哪一个是他能管理得了的,更何况刘备本人就不看重端方,对他抽暇提及的以法治国只是哼哼哈哈两句对付了事。
魏延不过是一武夫罢了,机遇刚巧,竟然能成此功业,而本身有经天纬地之才,却窝在这隆中教一帮娃娃读书度日,真是老天不长眼。不过想想岳父黄承彦、教员水镜先生、庞德公,这也就不敷为奇了,仿佛这位镇南将军对大才并没有甚么兴趣,倒是对做买卖很感兴趣,就连此次荡平江东仿佛也是做买卖那一套,任仗着他几年来在襄阳堆集下的薄弱气力,举重若轻的将孙权、刘备耍弄于股掌之上。
“兄长……兄长……”一阵短促的叫声传来。
蔡玑一听,掩着嘴笑了起来:“夫君必然又会说表姊夫不通人道了,是也不是?”
“那将军觉得,又如何才气做到这些呢?”诸葛亮微微一笑。
“将军过奖,亮在零陵的屯田,不过是学的襄阳屯田,提及来还是将军的手笔,将军不必谢我,全取交州、扬州,恰是将军的赫赫武功而至。”
曹冲见他这么说,内心笑了一笑,脸上却还是很恭敬:“卧龙先生在武陵、零陵的屯田,我都去看了,这里还要先谢过先生,如果不是先生的屯田,我要想全取交州和扬州,就得从江北运粮,又要多费好多周折。”他抬起手拦住正要说话的诸葛亮:“先生不必谦让,我说的都是至心话。法孝直和先生在舞阳对峙数月,对先生的才气赞不断口,厥后他陪我颠末零陵时看到先生的屯田,也是如此说。如果先生一向在我左将军部下,只怕我们也不能这么顺利的一统江南。落空先生互助,乃左将军之不幸,而是我大汉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