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藏珠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4.第三章[第2页/共3页]

崇圣寺东临洱水,西靠苍山。有三阁九殿,房屋八百多间,佛一万余尊,是闻名天下的宝刹。寺中矗立三塔,可览苍山洱水之名胜。寺内的建极大钟,钟声可传八十余里,有声震佛国一说。

田夫人早就看到嘉柔了,用心假装没瞥见,这才笑道:“本来是郡主,你们还不快让郡主过来?”

私兵们回声退开,嘉柔走到田夫人的面前,尽量客气地说道:“田夫人,本日我们在崇圣寺有场法事,路上担搁不得。还请你的人让开。”

顺娘内心生出很多恋慕。同是云南王的女儿,木嘉柔生来便具有这世上最好的统统,南诏百姓更是只识骊珠郡主,不知有她。

崔氏将信放在妆台上,让屋中的婢女都退下去,对阿常说:“兄长在信中提到,李家四郎仿佛身子不大好,这些年鲜少露面,只独居在骊山的别庄养病。”

“是。”男人驾马,马车缓缓向前驶去,扬起一阵轻尘。

“这可委曲我们小娘子了呀。”阿常皱眉,抬高声音,“都说李家显赫,没想到也有个不争气的。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小娘子跟阿谁虞北玄走。”

田夫人扶着婢女从胡床上站起来:“我那里敢阻王府的车马,都是手底下的人不懂事,这就叫他们让开。”

崔氏将信折起:“兄长即将要出任浙西节度使,阿娘的寿辰会办得昌大些。”

顺娘正兀自想着,马车蓦地一停,母女俩身材前倾,几乎撞在一起,不知前头产生了何事。

田夫人坐在树下的胡床上,几个婢女正给她扇风,还递水囊畴昔。她生得丰腴,帷帽上的皂纱分开,面若圆盘。

“凤箫,走吧。”车里传出一个年青男人的声音,如漱玉凤鸣般。风掀动竹帘,暴露内里柔嫩的地毡,一鼎银鎏金三足香炉和一截皂色袍角。

崔氏躺在床上:“明日你给她们送些绢帛畴昔,再叫绣娘给她们做几身新衣裳。等柳氏出了月子,还要带她们去崇圣寺的家庙上香,得穿得面子些。”

“田夫人看错了。如果话旧,还请他日,我阿娘还在等着。”

嘉柔上前几步,抽出腰上的牛皮鞭子,重重地往马前的空中上抽去,收回“啪”的一声巨响。

本来有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就算尽力去忘,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来。

阿常顿住,原觉得娘子独掌王府多年,突然冒出来一个妾,不晓得如何对付。没想到娘子内心通透着呢。

她翻开妆台上的鎏金鹦鹉莲瓣银盒,沾了芙蓉白的香粉拍在身上。阿常拿着封信走出去,欢畅道:“娘子,快看看,长安家中来信了。”

王府的步队连绵于门路上,百姓遁藏于道旁,群情纷繁。

大队府兵在前面开路,崔氏穿对襟绘花襦,红绸暗纹长裙,头戴帷帽,骑在顿时,由一名昆仑奴在前面牵马。

田夫人笑容微敛。畴前见到嘉柔,她老是没心没肺地叫着“阿婶”,口无遮拦,很轻易就套出话来。现在目光沉寂,的确像换了小我。

这些话,顺娘从小听过无数遍,早已倒背如流。但她不甘心永久只做一朵开在墙角的野花。凭甚么,她就不能开给旁人赏识?

崔氏叮咛她两句,又让玉壶跟畴昔。

在丝绸与黄金等价的南诏,平常百姓,皆穿戴粗布麻衣。而王府出行皆是美婢,且服饰华丽,宝马香车,自成一道风景。

“崔公烧尾之喜,这但是大功德啊,娘子如何看起来不欢畅呢?”阿常看着铜镜中的崔氏,迷惑地问道。

“阿娘,您在这里稍候,我畴昔看看。”嘉柔对崔氏说道。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