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回 宣府重镇[第2页/共3页]
下了葛岭不到三里地,天狼在官道上就碰到了一帮逃荒的哀鸿,上前一问都是南边十余里处马家坡的几十户人家,本年大旱,又碰到了蝗灾,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全村的人结伙出来逃荒。
宣府镇就是宣府这个战区的总批示部,宣府总兵镇守府就在宣府镇中,统领着一名副总兵,七名参将,三名游击将军,三十一名守备。以及十五万兵士,五万五千多匹军马,而这位现任的总兵,恰是靠着谗谄曾铣和夏言起家的仇鸾。
为首的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名叫马老四,乃是村长,问起天狼从何而来,天狼谎称本身是怀来镇出来逃荒的,名叫刘老三,路上碰到了匪贼打劫,跟同村人跑散了,因为这阵子天狼也走遍晋北,更是在出来前把山西话学得贼溜儿,这番说辞没有引发马老四的思疑,又看天狼是个壮汉,比起本身这帮子老弱病残还是有把子力量,便带上天狼一起走,这一起之上也好有个照顾。
此地南屏京师,后控戈壁,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因为明初时明成祖朱棣在起兵靖难,篡夺皇位的过程中借用了本来在塞外作为明朝樊篱的蒙古朵颜三卫,过后对其作出让步,节制力降落,是以大明从建国之初就再次直接以长城来防卫塞外的蒙前人。
宣府镇,旧属冀州,秦汉为上谷郡;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后,属辽国;金灭辽后属金;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大明时属京师,属万全都批示使司,因为其在晋北的山地当中,扼守着蒙古通向京师的冲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天狼收起了本身的思潮,看向了远方的宣府镇上的总兵府,这里倒是戍守非常周到,几百名全部武装的兵士在镇中走街串巷,来回巡查,而仇鸾的宣府总兵府高大气度,有着一股大将军行营的严肃,只是如果仇大将军把庇护本身的这份心机用在整条防地上,也不至于边事如此了。
这几年因为边关不稳,战事频繁,山西一带客岁又遭了大旱,是以到处都是流民乞丐,不但给那些怠惰的边防兵士们供应了大量代他们站岗巡哨的夫役,更是让各种的山贼匪贼有了源源不竭的后备喽啰,只要一张大饼,就能忽悠人上山落草。
也恰是基于这一原则。从大同到宣府,一千一百余里的长城一线,到处都是烽火台,共有烽火台一千二百多座,出关的城门冲口一百九十多处。
主张既定,天狼回身进了身后的小树林,这葛岭向南三十多里,有一处赤城,城西十余里处有一座羊房堡,上面有一伙两三百人的贼寇,啸聚山林,经常打劫山下的来往客商,而官兵对这伙贼人却始终不闻不问,估计暗里里也得了这帮人很多的好处,白莲教这半年来扫平了这四周的六七个盗窟,看起来很快也会轮到这羊房堡了。
但天狼比来也传闻白莲教一向在剿除山西一带的各绿林盗窟,扩大本身的权势,而那些被剿除的盗窟贼徒,倒是有很多人插手了白莲教,或许本身能够通过这类体例来混进白莲教。
羊房堡里有三个贼首,领头的一个名叫登时太岁杨春,第二个叫扫地星李双全,第三个名叫鬼头刀林武星,三小我都是山西一带绿林道上小驰名誉的主,只是武功在天狼听来,最多只能算是二流货品,欺负一下老百姓能够,碰到白莲教这类妙手如云的邪教构造,那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