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福船下水[第2页/共3页]
吴以恒点了点头,然后叮咛一个军士先去船厂告诉。小丫头坐的很无聊,只能不断四周张望。朱厚炜看她的模样只好对着吴以恒说“走吧。”
营地的设置和都城的阿谁营地基秘闻同。首要的房屋就是宿舍,中军府和讲授楼。宿舍不消说,是安设兵士的,中军府是军官办公,会客的处所,讲授楼是让兵士学习的处所,这里的东西很多,很杂,有最浅显的课堂,教兵士识字。有沙盘课堂,让军官推演战事,摹拟练习。
一群人渐渐走入营地。和其他军队分歧,水陆营是不由止女眷的。在这个营地内另有军医在这里,多数军医都是女的,一样都是朱府出来的。
在吴以恒的带路下,世人很快来到营地东北的海边。这里是一个200吨级的船厂,来交常常地都是人。这些人有的是从都城皇庄过来事情的,有的是天津卫本地人,传闻这里招人才来到这里做些体力活,赚些家用。
朱厚炜此次前来看的就是一艘2号福船的下水。到了水陆营的营地,前来策应的是吴以恒,现在的职位是水陆营哨官。他和董青海一样,都是朱府第一批。在京畿地区的剿匪过程中,阐扬超卓,敏捷成为了一名优良的批示官。这也很合适朱厚炜的理念,将军就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
大明现在有四个海军,别离是天津海军,登州海军,福建海军和广州海军。吨位最大的是一号福船,也就是大福船,四个海军加起来不过才10艘,二号福船的数量也不是很多,目前海战首要作战船只就是1号和2号福船。
第二天上午,步队就到了天津卫,不过这还不是目标地,步队没有逗留直奔,水陆营驻地。
起家以后,吴以恒很狗腿地跑到朱厚炜身边,奉承地笑道“二少爷,一年多未见,我真是想你和大少爷想的不可。”朱厚炜还没开口,小丫头就说话了“大牛,如何只想着我两个哥哥,不想我这个蜜斯吗?”吴以恒顿时神采变得很难堪,这题目,很难答复。
吴以恒此时先容道“二少爷您看,这艘福船排水量150吨,总长20米,底长14米,宽5米5,吃水1米9。主桅杆高8米5,前桅杆则是6米5,桅杆间距3米。船尾船楼最高,船舷两边都有挡板。”朱厚炜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开端吧。”
1年前,水陆营来到这里,然后把四周20里地全数买下,特别是沿着海岸线的地盘,沙岸。现在这些处所已经属于皇庄了,以是朱厚照兄弟派人到这里重新构筑船埠。
接下来先容一下海沧船,总厂18米,底长13米,宽4米3,有两杆桅杆,主桅杆高约6米,排水量为70吨。需求海员10人,可载150人。
水陆营的驻地在海河的出海口处,往东两里就是一个大港口。这里之前是天津利用最频繁的港口。时候要追溯到明成祖期间。但是自从实施海禁以后,没有海船到这里,这个港口便渐渐破败了。
走近船厂,终究能够详确察看这类福船了。此时吴以恒在中间讲解福船的机能。为甚么是吴以恒呢,因为这家伙有空就在船厂泡着,几近是看着这艘船一点一点造起来的,对于这船的熟谙程度不输于这些工匠。
然后转头对着吴以恒说道“这里不比在都城,我哥不便利过来,现在每次上朝都要去,早上4点多就得起床,不管天多冷都如许,想想就感觉可骇。”
离着老远就看到了已经造好的二号福船,朱厚炜看了只是点点头,然后低声问吴以恒“让你去江南,福建招收造船工匠,停止的如何样了?”吴以恒一脸愁闷地说道“找返来5户,但是程度也就和在天津卫本地的工匠差未几。底子就没造过大船,南边好的工匠有是有,要么不肯意分开本地,要被是帮大户转门造船的,底子挖不过来。”朱厚炜皱了皱眉头,然后说道“那南京那边的龙江船厂呢?”吴以恒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自从三宝寺人以后,朝廷实施海禁,这龙江船厂在江南那边人看来就是个费事,能不碰就不碰,因而接不到买卖,快速的式微了。到现在已经70年了,那些工匠后代要么分开了,要么就改行了,能造船的估计未几。这都是听那几个从江南过来的工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