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东林书院2[第2页/共2页]
来由呢,当然不能和浅显成员讲,随即几封密信又顺着官道用快马接力送达了东林书院。接到这几封信,顾宪成足足看了半天加一宿,还是摆布难堪。这才让仆人去请别的五位初创人过来,劈面聊一聊这件事终究该如何决计。
但因为洪涛的穿越,在万历三十一年就把万历天子干掉了,让这两位官员躲过了被夺职,目前仍旧在任,也是东林党比较果断的拥趸,只是没机遇来东林书院讲学了,更当不成核心。
都说文无第一,但思唯偶然候是很单一的,也有排它属性。东林书院诸人就感觉有他没我、有我没他,如果在实际上一时没法驳斥对方,那就干脆来个肉身毁灭吧!
他是东林六君子之一的攀附龙,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因弹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上任不到一年就致仕回家,用心于研讨学问,是顾宪成的老友兼东林书院主讲。
“嗯,有事理,李贽在锦衣卫诏狱中颇受照顾,就是陈矩暗中打了号召。只是不知他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计算得如此清楚。倘使先帝没有俄然驾崩,李贽老儿怕是熬不过几年!”
此人名叫钱一本,武进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当过知县和福建道梭巡御史,因参与弹劾张居正获咎了万历天子,被削职为民。
“嘶,我素,慎言啊!”闻得此言,坐在顾宪成左手一向端着茶杯没说话的高个子老者挑了挑长长的眉毛,忍不住出言禁止。
此次是东林系占了先手,毕竟他们在朝中有很多助力,而李贽更像个游侠,以身作则,打心眼里看不起宦海上那一套,更不屑操纵。
顾宪成的推论顿时获得了附和,支撑者就在劈面,个子不高,肥大枯干,看着比顾宪成还老,实际上小了足足一轮。
成果被御史张问达伙同几名言官前后上疏弹劾,说动万历天子下了诏狱,要不是陈矩操纵太子翻译论语一事暗中调停,李贽早就死在狱中了,有啥高谈阔论也是徒然。
昨晚想了一夜略有所得,李贽与陈矩怀疑最大。他二人一为內相一为大学士,如若勾连起来勾引陛下,怕是要出大事……诸位意下如何?”
东林系和泰州学派之间也恰是因为解读、认知心学角度和高度分歧,从而产生了不成调和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