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页/共2页]
反观袁应泰就有点拘束了,特别是从天子嘴中得知李贽到差两广总督背后的真相以后,顿感佩服有加。这里才真的是天高天子远,不但要对于本地诸多权势,还要顶住朝臣的不竭弹劾,能有本日局面实在不易。
“哎呀……陛下所写本官也看不懂。小7、小七……速速将其译过来!”李贽接过木盒,底子没去管上面的火漆封印,而是满脸苦笑,大声呼喊侍从入内。
“此乃陛下金口玉言!袁某此行除了推行番麦与番薯,还要在盛产生果之地建罐头厂,此事需朱总裁大力互助,届时也可一饱口福!”
听到袁应泰语气中有所轻视,李贽不得不先打个防备针,恐怕这位犯了士人眼高于顶的弊端与翻译相处不好,误了大事。
从表面上看,都批示使司之前应当是座庙,至今院子里仍旧有座佛塔。入府以后,李如梅临时去前堂访问部属,只剩下李贽和袁应泰在后堂喝茶。
在中山四路北侧不是有个南粤国王宫遗址嘛,明朝的时候这里就是广州城的政治中间。从城隍庙由东向西,番禺县衙、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衙、广东都司一字排开,只要按察使司在大南门内。
别看是两广总督,本省最高官员,可李贽的官威反倒最小,要不是穿戴官服,看上去就是个骨瘦嶙峋、风烛残年的老夫子。
“下官有幸不辱任务,把十多万边民安然送到了关内,诚惶诚恐,不敢居功。倒是制台阔别庙堂,孤身于此苦心运营,才是大功一件。”
明朝前期的广州城和后代比起来小太多了,东西4里多,南北3里多,是个不太法则的长方形。北面的城墙差未几就是后代的东风中路,西边沿着群众北路和群众高架路向南一向到大德路拐向东,至越秀中路向北。
“然也,想必你身边也应有此安排,除非能看懂那些弯曲折曲的东西!”李贽会心一笑,点了点头。
“大来,几年不见,你这身子骨倒是健壮了很多。传闻在辽东镇干得不错,立了大功,可喜可贺。”和诸多本地官员一一见礼酬酢,待世人散去以后,李贽才号召袁应泰与李如梅弃轿步行,沿着街道向城里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