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辽东巨变3[第2页/共2页]
只要杜都督能守住山海关一线边墙,不出五年大明就能缓过一口气,届时再秣兵历马卷土重来为时未晚。地盘、山川、河道放在这里谁也拿不走,想据为己有要凭各自本领,强求不得!”
大略算一算大抵有5万人摆布,天子的号令是辎重能够舍弃,但人不能丢,沿途必须供应充足的吃喝供应,以及能够遮风挡雨的居处。
自打李成梁病故,朝中就有传言说筹办让本身接任辽东总兵一职,随即也做了些功课,不能说完整部会,八九不离十。但是这类事情会牵涉到兵部积年来对辽东的支出,不能随便胡说,会获咎人的。
对于裁撤辽东镇放弃辽东的决定,袁应泰是举双手双脚同意的。他在辽东任职三年,亲眼目睹了边军边民的艰苦糊口,也切身材味到这块河道纵横、丛林密布、气候酷寒的地盘有多难开辟。
做为辽东巡抚袁应泰并不忧愁供应补给,也早就筹办好了,但他非常惊骇建州女真尾随追逐。有道是兵败如山倒,主动撤退固然没那么被动,可一旦有了追兵逼迫还是有能够变成大祸。
“杜总兵,建虏那边可有动静?”
“哼,假定北虏和建虏害怕了杜都督威名不敢扣关,又破钞多少?”但对付了事的态度触怒了袁应泰,立即出言挖苦。
“袁巡抚,你可知陛下为何要放弃辽东镇,还如此焦急?”
辽东镇所属边民过百万,朝廷却拿不到半文钱税赋,反要每年再搭上百万人的吃喝。袁某不通军武,实在想不出留着此地有何用,放弃了又有何不舍。
有了这5万兵马,再加上辽阳四周的3万辽东军,仅仅防备建虏和北虏趁火打劫应当是充足了。可贰内心始终有个疑问,搞不懂天子执意这么做是为了甚么。袁应泰是天子钦点的辽东巡抚,必须算近臣,没准晓得点黑幕。
但朝鲜人可不一样,他们的军队是不如大明设备好,可却更合适在群山丘陵密林中作战,矫捷矫捷且凶悍嗜血。有道是同业是朋友,女真族如何作战朝鲜军队也差未几。如果再获得大明的设备支撑,那就更难对于了。
“好一个萧规曹随,杜都督可知即便整年无事,朝廷也要拿出300万两军饷。300万两是多少呢?以山东为例,农户每家年入不到10两,而在都城宗人府装裱的匠人,整年也不到2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