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以利诱之[第1页/共2页]
听了这番话,李氏想都没想就明白天子要干甚么了。此次她没拦着,脸上还暴露了欣喜的神态,只是还是不肯等闲卷入此中。
挑来选去,既有煤又有铁,且埋藏深度不大,相对轻易开采的只要四五处,北京西山、北直隶迁西两处已经或者正在开辟,仅剩下邯郸、南郑和武威三处。石油更少,只要耽误四周比较好开采。
出面联络勋贵一起向天子讨要好处,明显不是啥占便宜的活儿,成了会获咎文官个人,败了则被勋贵们抱怨,里外不是人。
“王府不日即将完工,福王再没有逗留京师的借口,且放他就藩吧。联络勋贵的事情交给武清伯去做,他出面比左都督更合适。”
“皇祖母不消担忧,只要郑家循分守己,孙儿不会拿她们如何。”武清伯是谁洪涛还是晓得点的,他叫李铭诚,是太皇太后李氏的侄子,客岁方才袭承爵位。
“不消靠得住,朕也不筹算瞒着谁,想瞒也瞒不住。只是不能由朕开端,得让勋贵们来闹,逼着朕一视同仁。到时候朕会把这件事交与内阁会商,由他们决定给还是不给。”
对于中国的矿产石油储量,做为有筹办的穿越者,洪涛还是汇集过很多质料的。但选来选去,能用的倒是未几,关头题目是设备。
(本章完)
“左都督郑国泰!此人出身军户,性卤莽,不识文墨,鄙吝贪财,向来不被朝臣采取。只要所获丰富其心必动,然此等大事必定有力独吞,由他出面联络勋贵一起接办顺理成章,没人会思疑朕。”
焦炭和炼铁早已名声在外,前者可堪比红罗炭,好烧还没有烟,后者更甚,传闻能像炼铁一样出百炼钢,有人从百里以外前来采办,供不该求。
李氏对数量应当是比较对劲,不过光说没用,本身能够让侄子把动静散出去,再拉拢几位干系不错的勋贵一起用力儿。但总要有实打实的东西摆在面前,让好坏吵嘴一目了然,人家才肯掏钱入伙。
别的另有个配套题目,比如佛山的炼铁业在明朝很发财,但它既不产铁也不产煤,端赖水运从周边采购,利用的满是柴炭。像这类地区洪涛就不考虑了停止范围化改革了,没成心义。
没错,她是远亲祖母,也但愿皇位安稳。可别忘了前人是如何警示的,最是无情帝王家!更不能忘了田义临终前是如何叮咛的,越靠近的人越不能信!想让亲戚帮手做事,最靠谱的体例只要一个,好处联盟。
“谁?”
“不消担忧,天子的外曾祖父武清侯也没少做荒唐事。至今城北的清华园还是是除皇家以外最大的园林,名声早就在外了。只是天子可否拿出充足的好处,勋贵的胃口大的很,些许财贿引不出他们的血性。”
“焦炭和炼铁不比别物,需间隔矿脉比较近才好发挥。北直隶广平府邯郸、陕西汉中府南郑、陕西行都司凉州卫三地有煤有铁,炼焦炼铁再合适不过。陕西耽误、鄜县产石油,建两座炼油厂不会很难。”
郑家名声本来就不太好,吃相一贯丢脸,太贵妃郑氏曾经被满朝文武千夫所指也不在乎多招点骂,由他们兄妹去干这个活儿是最合适的。
“……天子真是大手笔,好魄力!只是不知可有详细安排,容得下几家人?”李氏还是挺懂行的,听了这两样物品,只略微想了想就筹办行动了。
后代里有比较先进的采煤、采矿、采油设备,储量和品格才是重点,埋藏深度并不太关头。但在明朝储量和品格就得靠后了,埋藏深度成了独一标准,太深了挖不出来也钻不出来,储量再多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