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步步生莲》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35章 亲征[第4页/共5页]

头一回见杨浩,李继隆心中不无忐忑,毕竟他没有第一时候上表尽忠,又有一个逊帝国舅的身份,也不知这位官家对他倒底是个甚么态度,不过杨浩的态度,顿时撤销了他的疑虑,杨浩虽未出迎,但是见了他态度和霭,一番话更是推心置腹,刚才见了杨浩雄师的威势,又见潘美在场,李继隆可不以为这是杨浩不想临阵换将而施的缓兵之计。

帝国初禅,不成制止地呈现了一些空置的官位,两位老宰相复位,受他们连累而罢官夺职的很多旧臣也会一一起复,这些人是在杨浩手中复起的,天然会奉杨浩为君,但是也不成制止的,要对起复他们的恩相靠近。

杨浩御驾亲征,很快就要到了,曹彬率罗克敌等一众宋国大将,以及拓拔昊风、张崇巍、艾义海三位西夏将领赶赴雁门关去了,杨浩亲征,带的是杨继业、童羽、李华庭等马队步队以及以潘美为帅的大队宋国禁军。

汴河上,也是船只来往日夜不歇,汴河四帮在赵光义的峻厉打击下烟消云散,建立了附属于官方的漕运步队,而唐家不吝血本尽力支撑,更是投入了大量新建的战舰和运输船,足以包管南粮北运和军队各种辎重的运输。

耶律休哥调兵遣将,以蚕食之策步步推动,稳扎稳打,与此同时,从近卫军、翰鲁朵军和铁林军中抽调精锐,构成了一支八万人的野战主力,做为摧毁宋军战力的最精锐军队。李继隆退守定州,分兵各处封闭要塞,驻守定州本阵的只要一万多人马,此中大多是步兵,也有一支马队,兵甲装备比辽国的铁林军还胜一筹,但是宋国这边马匹实在是太少了一点,这支重点设备,视之为主战兵团的马队步队,满打满算也只要一千人。

他的声望,不是建立在胜利之上,而是建立在败退之时,一场大败,宋军完整崩溃,全面败逃,独占他和罗克敌的兵马保持稳定,并且还能操纵地形搞搞伏击,保护着大队人马撤退,制止了更大伤亡,从而一战成名。

※※※※※※※※※※※※※※※※※※※※※※※※※※※※※※※

留下主持宋国政务的是赵普、卢多逊、丁承宗,赵普和卢多逊本是宋国宰相,对帝国的这套统治机构、高低官僚再熟谙不过,他们当中任何一人留下,都足以包管这个大帝国的普通运转,何况是两个。或许之前他们之间也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但是起码现在,他们绝对会同心合力,共同保持好这个帝国的杰出运转。

几小我登上了划子,竹篙儿一撑,尾橹轻摇,哗哗地分开了岸边,悄悄地向远方荡去。

提及禅让,杨浩安然,李继隆反而有些不太安闲,他微带窘意地点点头,道:“恰是如此。”

方才即位便御驾亲征,并且是以禅让体例即位,就敢把都城抛在前面,这一方面彰显了杨浩对节制大宋帝国的自傲,也让天下臣民见地到了他的魄力。

此时李继隆劈面之敌就是耶律休哥的主力军队,他接受的压力实在不小。

李继隆一向在寻觅反击的机遇,在得知杨浩御驾亲征的动静以后,在战术上他放弃了打击,进入全面防备,静候杨浩亲率的宋军主力,但是在计谋上,放弃哪一块阵地,牢守哪一块阵地、必夺哪一块阵地,都是颠末沉思熟虑的,看起来像是没有章法,实在所做的统统都是为了反攻做筹办。

杨浩听他先容了前敌景象以后,一向在蹙眉深思,听他请战,微微点头,猜疑隧道:“卿家,听你方才所言敌军意向,一向按部就班缓缓推动,就算是前几天我朝行禅让之举前后,也没有别的异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