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番外三 寒梅落,泪随风 (2)[第2页/共3页]
达兰台回到蒙古时,皇上准婚的旨意已经传回部落,全部部落的人都 在欢庆。
两人并肩而行,因达兰台熟读汉人诗书,恰好投弘历所好,以是相谈 甚欢。
十三王爷病容很重,兴趣却甚好,达兰台笑道:“我来时,父王和母 亲特地叮咛我,如果见到王爷,就说他们在草原上一向等着您,如有空, 必然再去趟塞外,骏马美酒都在等着故交。”
十三王爷只笑了笑,细细问着他父王、母亲的平常糊口琐事,言谈风雅风趣,达兰台比对着雍正时轻松多了,并且十三王爷身上有一种很平和的气质,让人不自发地就想和他靠近,全无防备猜忌之心。达兰台仿若对着密切的长辈,将平常糊口中的琐事都随口道来,连母亲总爱负气、闹小性子都讲了出来。
见到他们,十三王爷要起家,弘历忙走到榻前,摁住他:“王叔快别 如此,若让皇阿玛晓得了,还不骂死我?”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未走多远,叮叮咚咚的琴声响起,很安好悠远,达兰台心神一舒,赞叹道:“书上说琴曲能凝神解忧,本日一闻才明白公然不假。”
十三王爷点点头,暖和地说:“你归去吧。”
真情像草原广漠
真情像梅花开过
达兰台非常惊奇,却不敢多问,只是也以子侄身份,为十三王爷守灵。
达兰台呆了一下,浅笑着说:“是我见地太陋劣,竟不能辩白琴曲和筝曲。”
这么多年,她从没有唱过这首歌,也再没有跳过这支舞,她不晓得她只唱过一遍的歌,佐鹰是如何记得的。现在,她已经恍忽了,想不起那笛子的声音是如何的,好似二十多年前,她听到的曲子就是马头琴奏的。
母亲却哀思万分,刚听闻动静时,她竟然当着统统人的面失声痛哭, 几近哭晕在父王怀里。厥后,又不顾统统人的反对,设了灵堂,命大哥以 半子之礼,为十三王爷守灵,她本身也日日去灵堂祭奠。
和弘历出来时,朱廊间一个抱琴的女子仓促而过。达兰台不敢多看,只从眼角的余光里扫到一个窈窕侧影。
……
达兰台悄悄地分开了。他不晓得父亲、母亲和十三爷的故事,可他能看出母亲的哀思、父亲的哀痛。他开端模糊明白十三爷和天可汗把格格许配给大哥的启事,或许他们就是想让她像母亲一样,永久都是草原上最娇贵的花。有个男人情愿在她想纵马驰骋时,给她一片草原;情愿在她跳舞时,拉马头琴;情愿在她行动混乱时,慢下来等她。
弘昼大声嚷:“为甚么你就不肯去求皇阿玛把婚事打消?紫禁城有什 么不好?”
十三王爷大笑,笑声未尽,咳嗽起来,弘历忙帮他捶着背。
“甚么?”母亲的神采惨白,身子竟是晃了一晃。
约莫过了一个多月,十三王爷病逝的动静传来。
一剪寒梅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一个深夜,他听到有模糊的歌声传来,不像蒙古长调,不由猎奇地随 着歌声而去,却看到母亲一身素服在十三王爷的灵前唱歌。
她走到佐鹰身边,渐渐坐下,头靠着他的肩膀。
敏敏跳完了舞,马头琴的琴声却未停。
只为伊人飘香
马头琴声还是如泣如诉地奏着,佐鹰在敏敏的额头悄悄亲了一下,对 着十三爷的灵牌,说道:“你放心走吧,我和敏敏会为你照顾好承欢。”
弘历淡淡一笑,说道:“没甚么,我也不见得能听出马头琴和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