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4:第二个请求[第2页/共2页]
以是从阿谁时候起,李义就下定了决计,必然要为李陵昭雪。固然他对于李陵的体味也多不到那里去,但自那以后,李义就一向在偷偷的研讨关于李陵的一牢记录,并通过这些记录来判定为李陵昭雪的难度。
听到刘宏这番话,李义心中对于刘宏的评价再次上升了很多。要晓得在他的心中,刘宏可向来都是昏君的代表之一,毕竟作为“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的朝代,刘宏不背上昏庸乃至灭国的大锅,莫非还让从小就作为傀儡的汉献帝刘协来背吗?
“看来这李子康真正想要的封赏就是这第二个要求了,第一个要求不过只是摸索陛下对其的态度罢了。”荀攸和一旁的寺人见状心中暗想着。固然这么说有些果断,不过他们却也没有说错。
好半响,李义那踌躇的神采终究消逝了,他神采严厉且果断的看着刘宏,明显颠末端长时候的心机斗争后,已经做好了统统筹办,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只是在当时,几近统统士人都在声讨李陵,但现在,对李陵的评价却开端窜改了。这里不得不感激一下司马迁了,这位以编辑【史记】而流芳百世的人物,在其书中对李陵的记录,让先人逐步从汉武期间对李陵的各种贬低,渐突变得怜悯、了解起来。
是的,李义就是不想进入朝堂,一方面是不自傲,因为李义从小到大打仗的都是甲士,或者如蔡邕这般的儒士。以是他实在不晓得劈面对满朝的政客时,他应当如何自处和办事。而更加首要的是,一旦其进入了朝堂,将为这个天下的将来带来太多太多的变数了。
那么成果如何呢?李义翻遍统统关于李陵的记录,根基上关于李陵的声讨和怒斥都是环绕在其败北后投降这一点上,并且还是投降了和汉朝有世仇的匈奴!这也不难猜出为甚么昔日汉武帝刘彻会那么的气愤,直接命令杀光了李陵的家人。
这类不肯定性让李义底子不敢进京,并且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李义终究赶走了董卓,节制了朝堂,可在以后呢?权臣?那可不能满足身为穿越者的李义,而如果改朝换代……
“陛下!臣第二个要求,但愿能够以臣这段时候立下的微末功绩,调换一个为臣先祖昭雪的机遇!!”李义恭声说道,语气非常的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