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6章 袁崇焕评传(5)[第2页/共4页]

这时城墙被撞垮了一丈多,袁崇焕不能再泰然自如了,亲身搬石来堵塞缺口,连受了两次伤。部将劝他保重。他厉声道:“宁远虽只戋戋一城,但与中国的存亡有关。宁远如果不守,数年以后,我们的父母兄弟都成为鞑子的仆从了。我若怯懦怕死,就算幸运保得一命,又有甚么兴趣?”撕下战袍来裹了左臂的伤口又战。将士在他的表率之下,大家奋勇,终究堵上了缺口。[6]

努尔哈赤平生只打了这一个大败仗。清人今后对袁崇焕非常畏敬。[8]

敌军得救而去以后,百姓感到安然了,满城大哭,纷繁去拜谢袁崇焕与满桂的拯救之恩。为甚么要“满城大哭”?想来是既感激又忸捏,又是说不出的欣喜罢。

他和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等,集将士誓死守城。袁崇焕刺出本身鲜血,写成文告,让将士传阅,更向士卒下拜,激以忠义。全军高低在他的鼓励下大家热血沸腾,决计死战。

第二天凌晨,清兵大队人马拥聚在城外大平原一边。袁崇焕调派一名使者,备了礼品去送给努尔哈赤,对他说:“老将横行天下为时已久,本日败于小子之手,只怕是天意了。”努尔哈赤已受了伤,因而回送礼品及名马,约期再战。

当时朝鲜使者带同翻译官韩瑗去北京朝见天子,刚达到宁远。袁崇焕很欢畅的接待使节及其侍从。朝鲜使节见守军甚是平静,悄悄感到奇特。袁崇焕和三数幕僚闲谈,及报清兵攻到,袁崇焕乘轿至战楼,又与韩瑗等谈古论文,泰然自如,全无忧色。过了不久,忽听得一声大炮,声动六合。韩瑗大惊,只吓得低下了头抬不起来。袁崇焕笑道:“贼兵来了!”翻开城头敌楼的窗子,向外望去,只见清兵蔽野而来。城中却声气全无。

廿四日,清兵杀到城下。袁崇焕初度见到“辫子兵”的威猛。

[10]原诗是:“战守逶迤不自在,偏因胜地重深愁。繁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忧。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残落又一秋。”

清兵奋勇逼近,推了铁裹车猛撞城墙,声音霹雷霹雷,势道惊人,撞击了好久,城墙撞破的处所很多。清兵再用像云梯那样的裹铁高车来撞击城墙高处。随后又把裹铁车推到城墙边,上面用木板遮住,以挡城头投下的矢石,车里藏了兵士,用铁锹发掘城墙墙脚。清兵攻进了城墙下的死角,大炮已打他们不到。在这危急之时,守军想到了战略,抬了屋子前的长条大阶石从城上投下去。阶石非常沉重,铁车上的木板挡不住,压死了很多清兵。

大敌终究攻来了。

他母亲和老婆这时也在辽西,大抵住在山海关或前屯卫火线。他将母亲和老婆都搬到宁远城中来住。百口和宁远共存亡的决计,表示得再清楚也没有了。[1]

但他部下的兵将不是广东人,主如果辽河两岸的关外健儿,其他各省的都有。只因为主帅有“顶硬上”的英锐之气,部下也都跟着他“顶硬上”了。

袁崇焕并不比李自成更会兵戈,他部下兵将也并不更加英勇。但他更加平静果断,他没有小我的无私欲望,不像李自成那样想做天子。他的部下也不像闯军那样,抢饱了财物美女,不想兵戈。真所谓“无欲则刚”,以是他比李自成更刚烈。

[7]袁崇焕在〈天启二年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中提出招募兵员的要求,宣称:“他日战之不力,即斩臣于行军之前,觉得轻事者戒。”最后说:“如听臣之言,行臣之忠,臣必效力以舒人神之愤。不但稳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即将复之。谋定而战,臣有微长也。”他上任后的第一道奏章,便提出了“谋定而战”的四字要诀,同时也高傲而自傲的说:“臣有微长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