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代天骄――第二十七章 :战争的脚步(7)[第4页/共5页]
李文革好轻易晃过了身子矫捷的秦浩然,带球直闯篮板,凌普却不声不响地插上,高瘦的身子俄然间横在了李文革面前,李文革肩膀闲逛两手交叉,球在手中转眼间倒了两个来回,顿时晃花了凌普的眼,一个错失已被李文革伏底身子自臂侧晃过,再要回身劝止已然不及。
总号的账房伴计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已经身为西北商界魁首的自家东主看了信后一起跑出来,满面欣喜地拉着郝崇义的手嘘寒问暖不,竟然还马不断蹄地差人去临街的节度府去请现在在州治位高权重的姑老爷过府,这等礼遇可实在是自商号开张以来从所未见的,总号的伴计们不由得猜想起郝崇义的身份来——莫不是都城的亲家公老军帅差来的人?
……
李文革趴在地上,不顾被石灰水泥空中震得大面积酸痛麻痹的半边身子,扯着嗓子带着滔天的怒意大吼道:
须知这位折家老太爷的气力并不但在京师,谁不晓得,以西北八路军大帅李文革为首的折杨李三家藩镇联盟手中把握的十州之地数万雄兵便是折或人最坚固的后盾。
一起行来,关隘过了很多,要钱的比比皆是,不想来到了地头,进门倒是省下了门包用度,却莫名其妙被人在路引上盖了一枚金印……
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七章:战役的脚步(7)
现在稳稳镇着这朝廷的,里外里不过两股力量罢了,一个是方才加了太师荣衔的中书令冯道所代表的文官力量,冯道这是第三次被加封太师了,几十年来兵荒马乱,汴都城头的大王旗号变幻来去,人们对于谁做天子谁掌兵符早已麻痹,这位在朝代鼎革大位更始间始终纵横不倒位不下公卿的冯老令公实是压住汴京民气的最后一块秤砣,不管是百姓百姓还是朱门权贵看不懂宫廷禁地的争争斗斗,他们只看到冯令公还在相位上,这便充足了!
郝崇义颇感莫名其妙,正待出言扣问,那尉警已然开言:“凭此印迹可在城中居停半月,半月以后若还要持续居停,须到治安署办理续居手续,现在州内正在戒严,晚间戌时今后不要外出,被拿了不是耍子!”
郝崇义便这么如梦游般一面踩看一面问路来到了充盈商社总号地点的铺面前。
思忖未毕,身子还在半空,手臂已经弯起,目睹着一个三分球势在必得,就在此时他只觉脑后风响,心中顿觉不妙,一阵本能地警悟袭来——随即他只觉面前一黑,身子倾斜,以一个标准的王八大翻身的行动式微灰尘,球早已不知被哪个缺德带冒烟的家伙抢走。
王殷是在滋德殿被执的,事发俄然,其亲兵衙将几近还未曾弄明鹤产生了甚么事便被簇拥而来的折家军消弭了武装,随即便押送到了这里,其文臣武将几近一个没跑掉全数被一网打尽,现在这批昔日里横行不成一世的河北能人上至邺藩首席谋主孙彬下至喂马做饭的厨子兵一并被押在永安坊中,每人每日一个杂粮饼子苟延度日。
至于武的,便是现在掌着枢密院的折从阮折令公了,这年代官爵名位对一名武将而言实在并不值钱,不管是西河郡王的爵位还是尚书令的名誉职衔在体系庞杂权势庞大的禁军将帅面前都不敷道,真正令那些骄兵悍将心生顾忌的,除了折老头子数十年来镇守府州用契丹人和党项人的人头堆集起来的赫赫威名以外,便是那实打实的从血里火里挣扎出来白刃冒死连眼睛都不眨的三千折家后辈了。
这位相府清客并非只会矫饰诗文的儒生,算是个不但读过万卷书也曾行过万里路的。特别如此,延州给他的印象非常庞大。此地的风土情面比之汴京和金陵要显得土气多了,论及文气乃至连西南一隅的成都都不如,不管是人物还是修建车马都涓滴不见层次,无文人雅客,无驷马高车,汴梁街头的朱门显客和金陵秦淮的吴腔雅调在这里全无半分踪迹。城里城外,满目皆是店铺摊位,乡间市坊,盈耳具闻南腔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