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北唐》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 第十六章:国之根本(2)[第2页/共4页]

说着,他扫视了一番世人,笑吟吟道:“诸位上一次见到天子,是甚么时候的事情?”

杨广义客气道:“老五不懂端方,本日这场合,该三弟先敬酒才是!”

柴荣明白天子的意义。

李文革难堪地笑了笑,忍不住多打量了这孩子两眼,却见他不卑不亢地躬了躬身子,抱拳为礼道:“匡义久仰大将军威名,好生景仰,请大将军受匡义一礼……”

“你瘦了……”

柴荣摇了点头:“没说几句话,也看不出甚么,只是此人年纪比儿臣还要小,身上却有一种饱经沧桑的气质,看来是经历过大事的。”

“至于李文革——这是朕留给你用的人才,朕活着不会再给他更多的封赏了,也不会给他册封,统统都留给你即位以后去加恩。”郭威淡淡笑着道。

他神采一正道:“元朗老弟,这个先生算得不准,你的命格实在极旺,固然眼下临时看不出来,不过有一点文革还不会看错,你今后的成绩必在我之上,不超越三十岁,元朗必掌旌节!”

赵匡胤顿时明白了李文革地意义,不过这件事被李文革撞破本来是个不测,他却不肯在众兄弟面前多提。当下笑呵呵道:“大将军的教诲,卑职记下了……”

规端方矩,似模似样……

“以是——这一次朕不但要放他归去,还要给他西北安抚之权,叶吉族的兵变要靠他安定,西北的盐道通畅要下落在他的身上,灵州阿谁牲口也要由他去代朕惩戒,定难军更要仰仗他对于。这是大局,至于藩镇,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削藩临时削不到他的头上。朕倒是感觉,今后你如果要削藩,此人或许是个着力之人也未可知……”

“这个杀才……”郭威这才放心,笑着骂了赵匡胤一句。随即敛容问道:“你看此人如何?”

他沉默了很久,终究道:“三年余粮,黄河无大水,五十万兵——”

李文革笑道:“诸位不要看我现在执掌一镇,延州地处偏僻,又是边陲,能够建功是极轻易的。我这位子实在是从高家手里抢来的,陛下圣明,这才没有究查我的罪。”

“这小我能兵戈也能治军,临战阵克城池,他的才略普通,你要北伐,他倒是少不了的人才——那是个枢密使的质料呢……”

赵匡胤这所谓的“义社十兄弟”根基上全都是军方背景,此中目前职位最高的李继勋已经做到了禁军殿前司散员都批示使,其次便是唐末卢龙军节度使燕王刘仁恭的嫡孙刘光义,现任侍卫亲军龙捷右厢都批示使,将来将在陈桥兵变当中扮演首要角色的石取信在他部下担承担负侍卫亲军亲卫都虞侯,别的一个兵变的首要角色王审琦现任殿前司铁骑批示使,论官位排在王审琦前面的便是赵匡胤,担负殿前司东西班殿直,和其同品秩的乃是义社十兄弟的大哥杨光义,现任东西班承旨,在他以后是韩重赟,现在担负东头供奉官,另有三小我的官衔也都在八九品之列,刘庆义任左侍禁,刘守忠任右班殿直,王政忠职位最低,任左班借直承天门执戟,那天大朝,站在承天门外看大门的便有他。

“大将军,这是舍弟匡义,也是家父家母的心头肉宝贝疙瘩,聪明之极,莫看他小,读的书已经比卑职多了。此番传闻卑职本日和兄弟们在此宴请大将军,说甚么也要跟来,一睹大将军的风韵神采,卑职拗不过他,便带他来了,大将军请莫怪……”

他点了点头:“父皇已然成竹在胸,儿臣等必当尽力,早日使父皇夙愿得现。”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