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 第十二章:旌与节(7)[第1页/共4页]
王峻点头道:“圣上所言极是,臣亦是如此想!”
他昂首打量了一下天子的神采,问道:“陛下,察看使同平章事,自唐以来无此规制。李彬以察看使兼列台阁,是否立为成例?今后他州察看使是否可依此例为使相?别的,察看使为从三品,同品之刺史、都督、都护是否皆可为使相?”
王峻哑口无言……
王峻一愣:“这……”
王峻道:“这个简朴……讨北得胜、缴俘颇盛、加官晋衔、授受旌节……李文革总要向朝廷献四马,诏其亲身进京献马便是了!”
郭威安静地说着问着,王峻头上地汗水越来越多,擦都擦不过来了。
郭威神采凝重了起来,接过奏表看了起来,半晌方道:“这么快啊……”
郭威淡淡一笑:“……凡事不成一概而论,李文质在延州几十年,不管是周到、高家还是现在的李文革,其都能于此中折冲樽俎,为朝廷保持此九县之土,几十年了,说一句‘劳苦功高’并不过分,更何况
他恨恨哼了一声,道:“此事前放一放再说,圣旨里不要提,宣诏使衔级升一格,不要陶谷去了,以端明殿学士王检校礼部尚书,去延州宣诏……”
郭威摆了摆手:“折家不是关中本地人,由折从阮脱手,会引发全部关中藩镇对朝廷的疑惧和猜忌,折家现在客居延州,恰是结好诸镇的时候,不会奉这个诏的。”
他摸索隧道:“陛下……折从阮就在延州,或可由他……”
王峻也不推让,侃侃言道:“第一件事,高允权追赠太傅,封延国公。诏延州高低,以诸侯礼葬,调派兵部侍郎陶谷为吊使兼宣诏使前去延州,代朝廷赴高府吊;第二件事,关中北面行营秋猎大捷,应予封赏,行营都摆设三镇节度使中书令折从阮封西河郡王,行营副都摆设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封岐国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营马步军都虞侯李文革,擢云麾将军,行营马步都监灵州节度留后冯继业。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他各将校擢关北行营及各镇节度酌情擢赏,报吏部兵部备案;第三件事,灵州节度留后冯继业拜朔方军节度使,袭爵陈留郡公,延州节度留后李文革拜彰武军节度使,兼本州防备、团练二使,知本州事……”
郭威看了王峻一眼,感喟道:“天子乃是天下之主,不能像本来做一方诸侯那般想事情做事情。天子小我的爱好善恶并不首要,军国大事必须谨慎为之,不然便要颠覆。李文革此人固然一定有多么靠得住,但是有此人在延州,定难军便连连败绩,攻不成攻。守不成守。西北局面为之一变,使朝廷能够经心全意停歇泰宁之兵变,抵抗契丹之寇边。反击北汉之觊觎。朝廷没有给李文革和李彬一文铜一两黍地赋税,他们便替朕和中书稳定住了西北边疆,这是大功,必必要重赏,不赏便是不公。李文革连连大捷,在边疆上早已得了军心,朕即便不让他做节度使,处所军民也会主动推举他为藩镇,当时候朝廷便与之树敌了……如果本地州郡或者平常边镇,倒也无妨,恰好延州扼守着关中流派,是千万叛不得地,朝廷目下有力西顾,不允他为节度,又当如何?”
天子游移了一阵,道:“……李彬数十年来为朝廷安抚藩镇,劳苦功高,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郭威笑了笑:“说到出身寒微,秀峰兄和朕哪个不是出身寒微起自营伍?现在一个做了天子一个做了宰相,李文革既然已经证明他主持的延州能够成为西北的长城。朕又怎会在册典上忽视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