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吕馀庆[第1页/共1页]

乾德二年四月,创设副相参知政事,吕馀庆与薛居正成为首任参知政事。但当时虽名为副相,却“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实际上只是宰相赵普的助手。次年正月,宋灭后蜀。仲春,吕馀庆以副相参知政事权知成都府。当时后蜀刚亡,以宋军统帅王全斌为首的大部分将领日夜宴饮,“豪夺后代财宝,及擅发府库,隐没货财”,军士们也停止劫掠,“大将王全斌等不能戢下”,“吕馀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次序逐步规复。开宝元年(968年)正月,蜀地已安静,参知政事吕馀庆回朝,兼任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实际是卖力督运后蜀国库财物至京。开宝六年,宋太祖为按捺宰相赵普的擅权,决定进步副相参知政事的权柄,“诏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都堂(政事堂、中书)与宰不贰言政事”,与宰相赵普“分(日)知印、押班奏事”,吕馀庆等才从宰相赵普的助手职位,进步至与其副相相称的职位。玄月,吕馀庆以病求解聘,罢为尚书左丞。开宝九年(976年)死,长年50岁。

吕馀庆(927年~976年),原名胤,字馀庆,宋初因避宋太祖名讳,以字行,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官宦世家。祖吕兖,唐末,任横水兵(沧州,今沧州东南)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蒲月,横水兵节度使刘守文攻其弟刘守光于幽州败死,刘守光反攻沧州,吕兖立刘守文子刘延祚为帅,并率军民守城。次年正月,刘延祚降,吕兖百口遇害,吕兖子吕琦,时年 15岁,门客赵玉诈觉得弟而得脱。吕琦后投太原晋王李存勗霸府,后唐建立,历殿中侍御史、礼部郎中、给事中、御史中丞、端明殿学士。后晋时,任秘书监、兵部侍郎。吕琦子吕胤(馀庆)、吕端。吕胤后晋时以父荫入仕,历开封府参军、忠武军(许州,今许昌)节度推官。后汉时,任濮州录事参军。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十月,赵匡胤领匡国军节度使,吕胤任掌书记,遂成为赵匡胤霸府幕僚;后周末,任宋、亳察看判官。

宋朝建立,吕胤以字行。吕馀庆在以佐命功升迁的霸府幕僚中名列第三,升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前任都城开封府知府。同年,宋太祖前后安定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兵变,开封知府吕馀庆帮手枢密使吴延祚及皇弟赵光义留守都城。后升户部侍郎。乾德元年(963年)三月,宋平荆湘,吕馀庆任新占据区潭州知州,同年移为襄州(今湖北襄樊)知州,后改成兵部侍郎、江陵知府。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