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冯延巳[第1页/共2页]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北宋时就有传本,但宋朝的本子早就失传。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清朝抄刻本也有很多。但各本收词不尽不异,有的收有伪作。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

延巳当政期间,先是打击湖南,大败而归。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另一宰相孙晟出使后周被杀。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当时朝廷里党争狠恶,朝士分为两党,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冯延巳等为一党,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报酬一党。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计,肃除党争。于958年下诏,历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之罪。宋齐丘放归九华山,不久就饿死在家中,陈觉、李征古被逼他杀。至此,宋党淹没。而冯延巳属于宋党,竟然安然无恙,表白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赖不疑,也能够是冯延巳作歹未几。罢相两年后,即公元960年,冯延巳因病归天,长年58岁。也就是这一年,赵匡胤篡夺天下,建立起北宋王朝。再过一年(961年),李璟归天,李煜即位。

在艺术上,冯延巳词也有特性。一是空间境地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楼上春寒山四周”等。阔大无穷的空间境地,表示出愁思的深重。二是长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怀伎俩,把苦闷相思表示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范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三是在景象的配置上,长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融会互写,但情与景融会配置的体例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所渭同向配置,是客观风景包含的感情指向与主观感情的性子不异,逆向配置是客观风景的感情指向与主观感情性子恰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好用明丽光辉的春光来写哀思的情感。景象的逆向配置,更加写出了仆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哀思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性,是忧愁的不肯定性和昏黄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出时空和详细情事的特质,写来苍茫昏黄,含而不露。冯词中的忧愁“闲情”,常常很难确指是甚么性子的忧愁,是因为甚么启事此苦闷。比如前面例举过的《鹊踏枝》中的“闲情”,就很难说清是一种甚么样的情,一种甚么样的愁。他只是把这类闲情闲愁表示得深沉而耐久,想投掷也投掷不了,挣扎也挣扎不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始终缠绕在心头。他的几首《采桑子》词,这个特性最为凸起。作者所要表示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苦闷,烦闷不欢;一种能够已经存在又仿佛是行未到临的人生忧患。冯词忧患苦闷的内涵性子,是没法确指的,没法界定的,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在缔造遐想的空间,有着更大的艺术张力。读冯词,也会被打动,但需求遐想,需求深层的思虑。

冯延巳词的特性,能够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担当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标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出“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担当花间词传统的根本上,又有冲破和创新。如冯延巳在表示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入着一种时候认识和生命忧患认识。他在词中经常感慨人生长久、生命有限、光阴易逝。表示人生长久的生命忧患认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是冯延巳第一次在词中表示这类生命的忧患。人生本来就长久,是以但愿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用爱情的幸运,在长久的芳华期及时享用爱情的欢乐,可恰好“分袂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长久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示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惟内涵,晋升了词的思惟境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