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晚[第1页/共2页]
叶首志等人忙着往岸上搬运茶篓,几个夫役挑着茶篓,颤悠悠地跟着刘贤臣向镇里走去,徐长胜三人紧随厥后。叶首志和小杨留在船上看管剩下的茶篓。俄然,从岸边一间屋子里走出几小我,斜背着枪,大声呼喊着:都站住,干甚么的?刘贤臣一惊,忙答:是给镇上的*送货的。送甚么货,查抄了没有?是茶叶,刚才在奚滩就查过了。不可!我们这里也要查抄。刘贤臣苦笑着走畴昔,塞了几块大洋,说了一堆好话才算了事。
早晨,天空阴沉,青弋江上一片乌黑。一艘划子从江边滑出,悄无声气地向对岸弋江镇驶去。此时,弋江镇货色查抄站房门大开,内里摆了一张八仙桌,马灯的厨子拧到最大,五个收税的兵丁围桌而坐,正在盘点明天收缴来的税款。领头的打着酒嗝,笑眯眯地说:这些日后辈兄们很卖力,明天夸奖大师,每人先发50…。
安设下来今后,看看天气还早,叶首志调集几人说事。叶首志问汪施才:此地有没有我们的交通站?汪施才说:没有。我倒是有个亲戚在这里开铁匠铺,本来在宣城,买卖很好。客岁宣城挨了鬼子飞机两次炸,前一次没事,后一次他带着儿子到乡间送货,返来一看,一大片的屋子全炸塌了,各处是死人,他家的铺子也找不着了,老婆也埋在了内里。传闻鬼子要打宣城了,他父子俩就往西跑,跑到文昌镇的江边上,搭个草棚子又打起了铁。前次见到他,他说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想跟我去宁国。叶首志问:叫甚么名字,会打甚么铁器?汪施才说:他家是家传的技术,善于打刀剪耕具,在宣城有点名誉,都叫他“铁犁头”,时候久了,真名倒健忘了。叶首志问:现在能找到他吗?汪施才说:这时候应当在家。叶首志拍了一动手,对大师说:今晚有行动。你们留一人看家,其别人去江边船埠检察环境,我和老汪去找铁犁头。
弋江镇离江边不远,刘贤臣、徐长胜一会就返来了。夫役们已经拿了人为,别的找活干去了。船工们驾船向江对岸的文昌镇驶去。文昌镇属于宣城地界,三教九流刘贤臣都有熟谙之人。登陆时按例要查抄,刘贤臣略微办理一下便顺利过关。
刚听到门外一阵轻响,几小我影就闪进了屋内,再定神一看,大门紧闭,四个蒙脸大汉已将他们围住,冰冷的刀尖抵在咽喉。他向后缩了一下,颤声道:豪杰,别,有话好说。持刀男人粗声道:要钱还是要命,你们本身选。把钱全数放在桌子上!中间一个兵丁想站起来,被身后的男人一拳击昏在地。领头的兵丁连说:要命,我们要命。说着就把桌上的大洋、纸币划拉到一起,又叫兵丁们把兜里的钱也取出来。蒙脸男人看着差未几了,便一齐脱手,将兵丁全数打昏,捆紧手脚,堵住嘴巴,放倒在地。接着在房间里敏捷搜了一遍,从床下拽出了一箱枪弹。找出一块布料,将钱包好系在身后。拿上五枝步枪,拧暗马灯,悄悄拜别。
镇外不远处,江堤上面有一块坡地,搭建了一排低矮的草棚,一条碎石板铺成的巷子通向江边。走近草棚,能够看清有四五家铁匠铺,炉火不很畅旺,偶尔传来一阵叮叮铛铛的敲击声。汪施才领着叶首志走到北头一家门口停下来,喊了一声:铁犁头在吗?棚内有人应道:哪个啊?话音未落,棚子里钻出一个精肥大子,稍高个头,不到二十岁,上身穿了一件汗搭子,肌肉鼓鼓的,腰间系着一条看不清色彩的粗布围裙。汪施才拍着他的肩头,你是铁犁头的小子吧,你爸呢?说着就拉着叶道志进了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