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暴戾太子总在装可怜》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9章 冰火两重天,升任云骑尉[第1页/共2页]

“状元之才下放到处所也一定比得上明经出身的老县令,太子殿下照本宣科也要考虑实际。”已经被评为中下考第的姚侍郎破罐子破摔,正式站到太子对内里。

哪怕是当初哭闹着要触柱尸谏的礼部尚书也找不出可弹劾之处,只能每三日重提一番女子不成为官的陈腔谰言。

褚承泽也没华侈刚到手的权力,既然洪熙帝心存摸索,他就大刀阔斧地把歪瓜裂枣全给清算了。

“姚大人但是对本身的考第心胸不满?”刑部徐尚书出言讽刺,“将按律行事说成照本宣科,本官也是闻所未闻。”

“传朕旨意,穆监军剿匪平叛有功,擢升为正七品云骑尉。”

“臣附议。在诸位刺史上报的奏折中,穆监军不但在剿灭山匪中身先士卒,还能妥当措置剿匪所得,安抚受害百姓,为朝廷分忧,实乃良臣。”门下省程侍中出列拥戴。

而此时那几个被穆歆眷顾的刺史县令,就显得尤其荣幸,光是剿匪和赋役增加这两条功劳,就足以安然度过考核。

“穆监军为官光阴尚短,又无先例,不宜封赏。且武安侯统领的暗夜军才是剿匪主力,督察是监军的分内事。”褚承泽眉眼冷酷,还是是按例回话。

本来吏部考功司只检查四品以下官员的考核成果,呈报天子,而三品以上官员由天子亲身考核。但因为吏部尚书空缺,卖力考核的又是太子殿下,下至九品刚入流的下县县令,上至两朝元老一品大员,此次同一都由吏部评定考第。

满朝大小官吏在褚承泽的刻毒手腕下战战兢兢,拿到以往不屑一顾的中下考第都感激涕零,起码只用罚点禄米,不消被贬官。

“殿下此言差矣,若说穆监军为官光阴短,武安侯承爵时候也不过早了几天。”一向保持沉默的郭祭酒却俄然站出来辩驳,“微臣以为穆监军理应获得封赏。”

恰好穆歆是天子亲封,立的功又是实打实的剿匪,不但没用朝廷一文钱军饷,反倒从匪贼窝给处所官府增加了十几万两进项。

“蒋刺史奏折所言之事,太子觉得如何?”洪熙帝龙案上已经堆满了弹劾太子专断独行、办事过于严苛的折子,此时的小朝会上就稀有人明里暗里痛骂过褚承泽为政不仁。

在场很多官员听到“穆监军”就是眉头一皱,女子为官本就有辱斯文,竟然还要在小朝会端庄八百的论功行赏。

为了制止尸位素餐、官官相护的环境,大周朝的官吏考核轨制非常周到,遵循上中下中再细分三等的体例,共分为九等。

几个月前,她还因为院子里的牡丹死了一半,想着等卫氏没了就将穆歆许配给虚有其表的败家子,现在却俄然成了云骑尉。

褚承泽一派公事公办的口气:“儿臣已派人前去榆州确认叛军一事,若证明无误,可定为殊功。”

穆大老爷闻到父切身上淡淡的苏合香,已经不想再颁发感触,郭祭酒和程侍中都是穆老太爷的弟子,穆歆能升为云骑尉,绝对少不了他的鞭策。

洪熙帝看着那封废话连篇的奏折,脸上看不出喜怒来,如果蒋刺史本人站在大殿上还能砸畴昔,现在却要思考着如何批复。

看来得知穆歆奔赴南疆后大怒的父亲,已经在收到苏合香后敏捷谅解了宝贝孙女,穆大老爷下定决计再也不操心这对祖孙的事。

像在淮南道倒卖赈灾粮一案中满身而退的崔康时,觉得跑光临安当知府还能东山复兴,褚承泽直接拿出之前查探出来的各种罪证,给他定了个下下考第。别说升官,就是想被贬为县令都要看位置够不敷。

归正他甚么都充公到。

官员表功的时候向来极尽夸大之能事,洪熙帝本已风俗,但内里明晃晃的“暗夜军”、“武安侯”、“穆监军”却刺痛了他的眼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