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怀虚道长的催命符[第2页/共2页]
“怀虚道长预言避祸,功在千秋,本日起,册封为国师,赐国师府。”
褚承泽希冀洪熙帝能拿出对于亲儿子的手腕,来一场出色的演出。
“或许是见南疆固若金汤,就畏缩了。”耶尔兰又磕了个头,“陛下,罪臣说的都是真的。”
但如果遵循信上所说,北蛮和西域三十六国一起入侵边陲呢?
哪怕满朝皆知董烨然是扣押在京的质子,也得做好大要工夫。
虽没有实职,却刚好够上大朝会的资格,能够在需求的时候参与议事。
“罪臣有证据,”耶尔兰颤巍巍地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双手高举道,“这是北蛮七皇子写的缔盟信,还请陛下过目。”
函件是用南蛮部落笔墨写的,洪熙帝唤来精通说话的翰林院学士翻译,让统统人都能听到三面围攻大周的战略。
其他大臣只传闻过这些天的北蛮秘闻,对实在的北蛮人知之甚少,此时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认得,上面的火焰是柔然部落的赐福之意。”董烨然长得白净温润,不似武将,倒像是探花郎。
董烨然落第锦衣卫批示使后,在都城琅琊郡王府中赋闲数日,直到卫博衍从北疆回京。
而这个玉佩的斑纹,又与怀虚道长收到的那封感激信中的印记一模一样。
圣宠不衰的怀虚道长却有些不安,他之前两次婉拒国师之位,此次本来也没筹算接管。
“如此罪过,可知该当何罪?”
洪熙帝又鼓励了几句,就让內侍领着怀虚道长去御赐的国师府,尽显荣宠。
“耶尔兰,若此信为真,为何只要伊河部落出兵坞州?”兵部赵尚书提出疑点。
毫不能让人看到!
坐在陌生的国师府内,怀虚道长看着来往的侍卫主子,只感觉遍体生寒。
阿莉娅侧身躲开耶尔兰歪倒的身材,恭敬地伸谢皇恩,垂眸跟着宫人退下。
“若非北蛮七皇子派亲生儿子为说客,我毫不会冒然出兵。”
很多文官只感觉耶尔兰连这类打算都信,的确是异想天开,难怪被卫家军轻松击溃。
董烨然细细地辨认了好久,答道:“微臣不知,但此玉佩的材质,并非特供应柔然神女的墨玉。”
那封信,就是一道催命符。
若他以羽士之身出任国师,就会成为那些大和尚的眼中刺,设法设法拉他下来。
歇息的意义,就是暂留耶尔兰一条命了。
阿莉娅的汉语不如耶尔兰,只能按照四周人的神态来判定环境,直到耶尔兰践约拿出函件。
此话一出,耶尔兰睁大了双眼,一脸不成置信:“这不成能!这明显是柔然神女给后代的玉佩!”
闭眼之前,耶尔兰不放心肠偷瞄了一眼褚承泽,肯定他不会开口后,才放心肠晕畴昔。
但是洪熙帝并未当众质疑耶尔兰名不副实,反而再次必定了怀虚道长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