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北历史[第1页/共3页]
与北齐同时存在的北周,是由宇文觉于公元五五七年在西魏的根本上建立起来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它的气力较着弱于北齐,但因为周武帝宇文邕(561―579年在位)的管理,使北周逐步超越了北齐而强大起来。在此期间,大部分仆从被赦免为布衣,和解了统治者与群众的冲突,而武帝本身糊口朴实、勤政爱民,深受各族群众恋慕。就如许,北周开端了它的强大期间,而杨广就是出身在北周武帝统治强大期间。
东汉末年耐久混乱,出世了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公元263年蜀汉被司马氏把握的曹魏灭掉,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同一天下,秦汉以来的中原分裂,至此再度同一。统治边境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公元449年,孝文帝死于南征的途中,时年仅三十三岁。孝文帝身后,北魏开端慢慢走向式微。在厥后的三十几年中,魏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等人前后在朝,他们逐步烧毁了之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规复了鲜卑族的特权,因而新的冲突产生了。公元五三四年,北魏的孝武帝因不满当时实权人物高欢的勒迫,出走于长安宇文氏家属,而高欢则另立元善为帝,因而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而后,高欢之子高洋与宇文觉前后废东西魏帝建立了齐朝、周朝,史称“北齐”、“北周”。此中北齐存在二十七年,北周存在二十四年。
自晋南迁,北方一向处于拓跋部在北方建立起魏国(史称北魏)后,北方才从离开了东晋名义上的统治,使局势逐步安宁起来。公元四七一年,魏孝文帝即位,开端了北魏的第一次严峻鼎新。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汗青上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五岁即位,二十四岁正式代替文明太后执掌政权,在朝伊始,他便开端了“武功”政策。为了加强同汉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交换,公元四五九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因为洛阳阔别鲜卑贵族居住的平城,保守权势相对弱了起来,在这类环境下,孝文帝开端了他的鼎新。
偏居一方的东晋于公元420年被废,代替的刘裕建立的宋,为辨别于后代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学家长称之为“刘宋”。宋朝的建国天子刘裕是东晋末年景长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师族的斗争中获得的胜利。因为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频频发兵抵挡而使其灭亡的经验,故而在他即位后,不再重用王谢大族。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首要交于本身的皇子,以是没重蹈东晋产生大族盘据的复辙。但是,因为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乃至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422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接踵即位。此中,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宋朝最繁华的一段期间,这时南边的经济、文明才真正有所生长。公元450年至公元451年,宋与北朝的魏邦交兵虽各有胜负,但却都丧失惨痛,使南北方无才气再产生大战。今后,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公元454年,文帝薨。文帝身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前后为帝,但他们俩都是驰名的暴君,其不但对诸将疑忌,并且兄弟间相互残杀,政治一度混乱。在此期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构成了较强的权势。479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至此,宋朝宣布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