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1页/共3页]
到得七八分饱,钟荟便搁下了银箸,偶尔端起五色琉璃杯,啜一口加了银丹草和蜜又用冰镇过的淡酒,闲闲地赏识起舞乐来。宫中的伎乐是一等一的好,方才一个奏箜篌的红衣歌女特别出众,看着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技艺已不下几位名家。
大娘子闻言很忸捏,她最怕费事旁人,忙不迭地报歉。钟荟对继母的惺惺作态颇感腻味,上前道:“不孝女儿叫母亲担忧了,三公主殿下差人来传我们畴昔,在她那儿说了会儿话,不想就这个时候了。”
不一会儿宫人流水似地端了各色肴馔上来。宫宴上的吃食乏善可陈,热菜端上来时都已没了热气,点心也远没有姜婕妤凝闲殿小厨房里的精美,不过钟荟还是吃得很专注,她在常猴子主那儿只吃了几口酸酪浆,此时已是腹中空空。
杨皇后比韦朱紫还年青几岁,着一身朱红地钉金绣云气纹的广袖衫,骨架纤秀,楚楚动听,但是过于娇小秀美,作为母范天下的皇后就少了些雍容华贵的气度。
“你好好想想是何时不见的?”曾氏没好气地问道。
从厕房出来,三娘子偶然间低头看了看,胸前挂着的五色缕不知何时不见了,顿时急得哭起来,那是她最对劲的作品,上面缀了最保重的紫玉双鱼佩,编了几缕发丝出来,还用捻金线绣上了名字。
姜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拍拍只顾本身埋头吃的二孙女:“看你大姊多乖多孝敬,你这丫头就只顾着i本身,也不学点好!”
世人顺次退席,钟太后坐在上首中间,摆布两边别离是杨皇后和韦朱紫,韦朱紫身着杏黄衫子,望仙髻上簪了大朵的绢纱黄牡丹,不时低头与钟太后私语几句,她出身诗礼大族,一举一动非常端雅,侧身时发上的金凤步摇几近纹丝不动。
三娘子依言在曾氏身边坐定,将面前的食案往母切身边挪了挪,从袖子里取出钟太后和崔淑妃犒赏的香囊和玉佩给她看。曾氏将她的手一推,板着脸低声怒斥道:“娘娘赏你便收好,拿出来现甚么,落在旁人眼中像甚么模样!”
崔淑妃生养过两个孩子,三公主以外另有四皇子悼王,可惜两岁时不幸短命了。她本日穿了一身绛红色绣金博山罗衣,身量较普通女子颀长,面庞白净,眉眼灵动。常猴子主的长相取了父母的好处,不过母女俩的神神态度倒是很类似。
她正想奉告曾氏,一声“阿娘”还未出口,本身先捂住了嘴,因为三皇子走近的时候,她闻到了一股浓厚的血腥气。
姜家姊妹从速上前向钟太后和崔淑妃施礼,一旁的宫人捧上了见面礼,天家和世族贵妇人出门时必然会随身带些礼节,预备着随时犒赏和奉送,方才他们相逢的卫夫人天然也不例外,只是实在看不上姜家姊妹,连逢场作戏都省却了。
殿中灯火透明,上首立着十二牒描金青山绿水图檀香木画屏,梁上垂下五彩纱帷以应时节,四周缘墙摆着十多座一人多高的冰山,金博山炉环绕着艾叶和香兰的气味。
曾氏表示女儿不要出声,警戒地弄熄了灯笼,拉着女儿往中间的花丛间一躲,在宫中走动最怕撞上不该看不该听的,谨慎一些老是不为过。
三娘子咬着拇指指甲苦思冥想了一阵:“看百戏的时候还在的......公主派宫人来传话,我们就跟着那宫人一向走......仿佛上肩舆的时候就不在了......不对,又仿佛还在的......阿娘,我们要不要去求三公主殿下帮手?”
大娘子就知心多了,她从盘子里取了个角黍,工致地抽开五色丝线系成的绳结,三下五除二剥去内里裹着的竹箬,细心地挑出内里不好克化的胡桃,然后用银箸夹了放在姜老太太的碟子里:“阿婆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