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汤饼[第1页/共3页]
“不佞鄙意,贤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贤人虽茂于神明,而五情禀之天然。故颜子贤愚之量,因孔圣之所熟知,而遇之则乐,丧之则哀,固仍不能无情也。”卫六郎谦恭有礼地答辩,腔调安静和缓。
钟荟接了过来,却俄然想起了甚么,对那摊主道:“传闻你们这摊子有个不成文的端方,卫家人来吃能够多加两片肉是不是?”下巴往卫十一郎那边点点道,“这不就是卫家人么,如何不见多两片肉。”
虚云禅师答道:“卫居士与介弟交谊深厚,实在令人感佩。”
幸亏卫十一郎也没有找小孩搭话的志趣,两人眼睛都看着支在炉子上的大锅,巴巴等着汤饼出锅。
“小僧窃觉得,贤人则天之德,与治道同体,其动止直天道之天然风行,而无休戚喜怒于此中,故贤人与天然为一,则纯理率性而无情。”虚云禅师当仁不让。
那绿豆眼朝天鼻一脸麻子的小摊主指了指坐在草棚下胡床上等着汤饼出锅的卫十一郎,瓮声瓮气地对钟荟道:“对不住,最后一碗汤饼叫那位客人要去了。”
常猴子主被这如此开阔又厚颜无耻的答复噎了个半死,饶是她巧舌如簧也拿这没脸没皮的小娘子没辙。
卫十一郎仿佛被她这番正理压服了,冷静地捧起碗吃起饼来,他吃东西很斯文,不声不响,不吸溜也不砸吧嘴,行动文雅都雅,速率却不慢。
“卫遥集平允宽和的风采真是叫人倾倒,”胡毋基对着常猴子主啧啧奖饰道,“可贵的是温雅得体的词令与淡宕陡峭的音韵涓滴不损其词锋之锋利,观点之独到。钟子毓当然辩才无匹,可毕竟有些恃才傲物,过于锋芒毕露了。你看那卫六郎,常常留有一线余地,并不将那禅师逼至绝境,可高低胜负昭昭乎若揭日月,胜也胜得叫人佩服。”
钟荟瞥了他一眼道:“我如何了?这两片肉又不是打你碗里来的,你不还是这么多么?以是我凭本领多吃两片与你有何干系?”
草棚四周通风,内里本来挤了七八张胡床,因快到日暮时分,那心急的小摊主便将胡床都收了起来,只留两张在内里并排放着。钟荟方才受了人恩德,不美意义将那胡床拖远,只得在卫十一郎身边坐了下来。
常猴子主气不打一出来,拿麈尾往她头上连拍了三记泄愤:“你午膳吃了多少东西觉得本公子没看到么?”
不过钟荟亲目睹到卫六郎翩然地向虚云禅师行了一礼,接着在劈面客席落座时,她仍然有些许恍忽。在她的影象中,卫六始终是个内疚害臊寡言少语的半大少年郎,很难设想他似聒噪的钟蔚普通摇唇鼓舌侃侃而谈。
卫十一郎不美意义地起家向他阿兄和虚云禅师施了一礼道:“抱愧失陪了。”嘴上说着抱愧,脚却已经毫不含混地挪动起来,仿佛恐怕他阿兄悔怨似的。
钟荟前脚刚绕到掩人耳目的屏风背面原路返回,卫六郎和虚云禅师的三番也已到了关头之处,两人俱是口干舌燥,便停下来喝茶憩息,趁便清算思路。
钟荟埋头吃了一气,额头上冒起汗来,她也顾不得讲究,用袖子一抹额头,把眉墨抹得到处都是,半张脸都花了。
钟荟理直气壮地接过那碗多两片肉的汤饼便吃起来,卫十一郎这豫州来的乡巴佬那里见地过多数会的世情冷暖,呆呆地捧着小摊主塞进他手中的陶碗,张口结舌道:“你......”
常猴子主眼睛盯着助谈席上的卫十一,对卫六郎和虚云禅师那两朵明日黄花兴趣缺缺,偶尔恩赐上一两眼已算是仁至义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