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百工匠心》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无敌[第1页/共2页]

正如庄子所说:听之以耳,莫如听之以心,听之以心,莫若听之以气。

满门抄斩后,在极度惊骇中癫狂,趴在地上大哭,而后仰天大笑不止,笑完又跳起来大哭大喊。

面前荷花,纯以笔墨取胜,罕见效色,其笔墨和情势简练的背后,给人留下无穷审美空间。

两人完美的解释甚么叫做:不疯魔,不成活!

笔法墨色看似简朴,实则源于多年艺术实际的洗练之功,洗去的不但仅是艺术说话中的杂质,更首要的是洗去心中的邪念和世事的喧哗,还人以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

更元四家的洁癖之王倪瓒一样,可谓史上三大画面最洁净的画家。

光阴荏苒,待尝遍世上统统的甜饮和浓茶烈酒,厌倦声色名利,再次定下心,渐渐消受一杯那淡淡的茶香,才会对这类淡淡的味道别有一番体味。

穿越时空,他们用疯与癫的背叛眼睛凝睇天下,或许恰是艺术大师的高超而又悲惨之处。

再次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之下,空缺当中,一片空明,透着淡淡的光芒、轻微的微风,沉寂当中尙可听到淅淅沥沥的细雨声,滴落在青白荷叶之上。

两人春秋之间相差十六岁,并不是一代人。乃至另有传言说石涛是八大隐士的侄子,实在不然。

乃至将鸟和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翻白眼的状况来表示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脾气,从而缔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外型。

看完只要一种感受:

如许的线条似不着力,但中侧锋之间窜改自如,弹性实足,墨色窜改自但是纤细。

鲁善工闭上眼睛,悄悄触摸,脑中闪过各种信息。荷叶形象纯真之极,简练之极,或点厾、或泼写,绝少画叶脉,也没有庞大的空间窜改,只是一笔笔写去,万豪齐发,干湿浓淡一任天然。

时而大声唱歌,或在市上乱舞,颠末一年多的精力折磨,还是恍恍忽惚,戴着布帽,穿戴僧袍,拖着暴露脚后跟的鞋子,舞动长袖在市上浪荡,引来孩子的追逐讽刺。

正端庄经的皇亲国戚!

一疯一癫,一唱一和,东西方两大怪杰!

十五年多在进贤介冈灯社,十二年在奉新耕香院,做三十余年和尚,在禅林寺庙里寂静修习,青灯古佛,也化解不了心中压抑愁闷之情。

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画的场景,你甚么都能够想,甚么都能够不想,便觉是个自在的人。外无天下,内我自我,完整沉浸在一个光阴凝固的荷香天下中。

改名八大隐士,今后不再说话,透过寒气逼人、嫉俗傲世的丹青,扑朔迷离、隐晦幽涩的出身及作品,在世人的争辩中化难堪释之谜。

更有传言石涛曾经向八大求画,名为《大涤草堂图》,但尺幅太大,屋子太小,没法吊挂,便再次向八大求画。但两幅书画真品,并没有传播下来,不知所踪。

鲁善工长叹口气,都说脾气决定运气,实在运气也塑造脾气。如果没有这类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不会成绩八大隐士的奇特艺术魅力。

鲁善工忍不住,拿出一张八大隐士的荷花图,张大千毕生最推许石涛和八大,特别是用墨之境地,临摹毕生,最后终究冲破瓶颈,初创一派泼墨之先河。

特别是莲蓬,形象与实际相去甚远,诸多细节均被略去,圆鼓鼓的花托常常被平面化,乃至简化为三角形状,滚圆莲子也被提炼为两三条短弧线。在玄色花托烘托下,明如珠,润似玉。

均为双钩,用笔若紧若松,笔笔中锋,花瓣皆不圈死,气口充盈,完美写出荷花高雅绝俗的神仙气,仿佛隐身荷叶丛中的一个个荷花仙子,半遮半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