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页/共3页]
慈禧破格夸奖周莹的亲笔御书金字牌匾吊挂在东大院正厅墙上,揭去红绸时,“护国夫人”四个大字令省府州县在场的官吏们眼界大开,从没见过慈禧墨迹的人,更是咂舌说:“老佛爷墨宝将光照安吴堡百代千年,这是咱陕西人天大的福分啊!”
周莹头上多了一个护国夫人的头衔,身价扶摇直上。为了不失身份,在接待京师宣旨官和前来庆祝的处所官吏时,周莹只得又破钞了一次,给每位贺客筹办了一份礼品,给御林军副总管和慈禧身边的寺人备下了各值一万五千银两的珠宝和一万两的银票,满载而归的宣旨官回到都城,天然在老佛爷面前将周莹为人处世又夸奖了一番。
周莹在卖掉甘、晋二省地盘,将嵯峨山下的地盘分给耕户们自耕自大盈亏后,把卖地的资金拨到县城房地产开辟上,同时在泾阳县城创办了一家烧坊,一家米店,并前后购建了半条街四百多间房舍出租。在淳化、口镇创办了油坊、粮店,三原县创办了当铺、钱庄,在高陵县城创办了药店,在长安县创办了一家棉花行,在富平创办了一家粮油行,在西安东关创办了南货店,南关创办了瓷器店,西关创办了估衣店,北关创办了面店,鼓楼创办了古玩行,骡马市创办了利深钱庄。如此一来,陕西境内吴氏贸易获得敏捷扩大,使她当场筹资措银的才气进步二成,即便各天时银一时解缴不到,也不会影响到安吴堡吴氏一门的糊口之需。
第三天头晌,凡能与安吴堡沾上边的省府州县各级衙门的官吏倾巢出动,伴随奉旨到安吴堡颁旨的御林军副总管和寺人过渭河穿高陵到泾阳直奔嵯峨山,一起浩浩大荡,锣鸣炮响,轿摆五里,马扯千丈。行到离安吴堡五里的处所,黄沙铺过的路中间鼓乐齐鸣,迎旨香案卷烟环绕,站在红毡上的周莹,向手捧慈禧懿旨的御林军副总管膜拜时,副总管说:“少奶奶快快请起,本官总不能在野地里宣读圣旨吧?”
周莹在一片赞美声中,并没有忘乎以是。为了庇护安吴堡安然,她对占山为王的匪贼们不骚扰的承诺并没往内心放,而是划拨银两,让王坚扩大了堡丁庄勇,购买了充足与打家劫寨的山大王们相对抗的兵器。安吴堡统统吴家耕户和住民,为感激周莹乐善之举,主动构造起来,全堡高低合力连合,共同担当起了保家卫堡的任务。周莹仅花了两万两银子,就建起了一支吴尉文活着时,前后花去十多万两银子也没能组建起的侵占武装。
周莹听完史明、仇进两人京师行的汇报和他们晓得的有关捐募军饷引出的传言与朝廷官吏们的反应后,忍不住喜形于色道:“天下建大功、立大业者,运气、机遇不成或缺也!想不到我向朝廷捐了二十万两银子,不但轰动了京师,并且获得了老佛爷的赏识。早知如此,我就把喂了大狗小狗们的银子全送进北京了。”
军机大臣忙问:“老佛爷的意义是……”
军机大臣说:“老佛爷体例真好。传闻陕西商家有人在和刀客匪贼对抗时,砖石用完了,拿银元宝砸呢,可想秦商有多富了,只是不晓得他们愿不肯意捐出来?眼下秦商和晋商、徽商不能比了,但像周莹如许的人还大有人在。”
“让各地大贩子们往外捐呀!”
慈禧说:“我就不信赖贩子们长了三头六臂,你立马把话传下去,先从陕、晋、江、浙等地大贩子头上开刀,别忘了提示他们,让他们向周莹学着点。”
兵部第二天一早上朝,把周莹捐募军饷的事向皇上呈奏,朝廷高低为之喜挂眉梢,纷繁群情:二品诰命夫人周莹急朝廷所急,想朝廷所想,为朝廷分忧解难,实乃巾帼不让须眉之豪举。朝野表里有识之士,都应以周莹为表率,为社稷安危经心极力,举国高低一心,必将一举停歇各方背叛,保我大清江山千秋永固。